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文化遺産日”非物質文化遺産方面主要活動安排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21日   來源:文化部

中國珍稀劇種及劇目介紹綜合專場

    晉 劇

    晉劇,也稱中路梆子,是清代梆子腔流佈山西中部之後,在傳統梆子腔基礎上加以革新,並結合晉中秧歌等藝術形式而形成的山西代表性劇種,在山西、陜西、河北、內蒙等地區具有較為廣泛的影響。晉劇善於使用細膩、委婉的演唱技法,刻畫人物,同時使用翎子、帽翅、髯口、水袖、手帕等功夫特技,渲染人物情緒和心理,各行當均有唱做俱佳的應工戲和經典摺子戲。

    《鳳臺關》為刀馬旦應工戲。劇情敘述:北漢乾佑王失政,郭彥威舉兵反朝,鳳臺關守將慕容彥超與妻張秀英,據關力阻,最後不敵而殉國難。該劇經過歷代表演藝術家的不斷加工,在場面調度、唱做配合等方面日臻完善,其中的圓場、斗篷、鷂子翻身等技法,尤為突出。

    蒲 劇

    蒲劇,也稱蒲州梆子、南路戲、亂彈等,由明末清初崛起于晉、陜、豫三角地帶的山陜梆子在山西南部不斷發展而成,並成為山西中路、北路梆子腔的藝術母體,是梆子腔係中比較古老的劇種之一,主要流行于晉南及陜西、河南等部分地區。蒲劇保留了早期梆子腔腔高板急、高亢激昂的藝術表現特徵,同時借助生動傳情的表演技巧,粗獷而內涵細膩,激越火爆而不乏淒楚柔情,頗能展示一方地域風貌。

    《梵王宮·挂畫》是蒲劇小旦應工戲。劇情敘述:少女耶律含嫣聽説女裝代嫁的花雲到來,喜不自勝,踩椅挂畫。全劇幾乎沒有對白和唱詞,僅憑演員的身手動作和圈椅技法,表現情緒,描摹心理,代表了中國戲曲注重動作表現的藝術精神。該劇曾因蒲劇名伶王存才的蹺功而享譽三晉,有“寧看存才挂畫,不坐民國天下”之譽,後經過歷代蒲劇表演藝術家的豐富發展,表演更趨精緻。

    五音戲

    五音戲,又名“秧歌腔”、“五人班”、“五人戲”,是清代道光、咸豐年間由山東民間歌舞演唱形式——“肘鼓子”發展演變而來的地方劇種,因其以旦角為主的行當特徵和面向婦女觀眾的欣賞趣味,而又有“拴老婆橛子”的美稱。五音戲的戲曲動作大多從生活中提煉出來,歌舞並做;其演唱藝術中的“笑音”、“雲遮月”等潤腔方式,和“帶板”、“旱地拔蔥”等演唱技法,展現出濃郁的山東民間音樂風韻。《王小趕腳》為小旦、小丑應工戲。劇情敘述:二姑娘雇用王小的毛驢回娘家,王小想討便宜,反遭捉弄,二人一路上説説笑笑,直到張家灣。劇中大量的舞蹈動作,吸收了民間“跑竹馬”技巧,同時展現了北方民間騎驢趕路的真實感受,頗具生活情趣。

    高甲戲

    高甲戲,又稱戈甲戲、九角戲等,源於明末清初閩南鄉間裝扮梁山好漢、表演武打技術的化粧遊行,故初稱“宋江戲”;後來借鑒竹馬戲、梨園戲以及南音、錦歌等藝術形態的藝術營養,發展成為兼演文戲、武戲的合興班;至清末始稱“高甲戲”,是閩南地區流播最廣的地方戲曲劇種。高甲戲的表演吸收了梨園戲的科介動作,借鑒並強化了來自木偶戲的表演規範,其丑角戲尤能淋漓盡致地呈現這一藝術特徵。

    《騎驢探親》為高甲戲名丑——柯賢溪女醜的代表劇目。劇情敘述:洪親姆看望女兒,在家精心梳粧後,騎驢上路。全劇由柯賢溪的高足賴宗卯扮演洪親姆,將高甲戲“花婆醜”、“破衫醜”集于一身,運用醜行特有的腿、肩、頸等部位的基本功及眉、眼、嘴的誇張表情,細膩生動,詼諧風趣。

    蘇 劇

    蘇劇,也稱蘇灘,是流行于江南一帶的説唱藝術——灘簧,與盛行于蘇南的南詞、崑曲合流之後産生的戲曲表演形式,民國時期從簡單的化粧表演,發展成為獨立的劇種,並且長期與崑曲同演共生。蘇劇劇目按照其生成形態,分為前灘和後灘,前灘大多將崑曲劇本改編、移植,以求通俗化;後灘則保留灘簧説唱風格,旦、醜應工,詼諧風趣,頗具地方審美情趣。

    《醉歸》為旦腳應工戲,改編自崑曲《佔花魁·受吐》。劇情敘述:賣油郎秦鐘欽慕名妓花魁的品貌,辛苦積攢銀兩,以求一見;奈花魁酒醉,秦鐘不敢打擾,以衣承接醉吐之物,花魁有感其誠心而傾心於秦鐘。該劇沿襲了崑曲細膩典雅的表演風格,同時發揮蘇灘説唱的流利婉轉,劇中的花魁由解放後蘇劇第四代演員、中國梅花獎獲得者王芳主演。

    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是清代中葉以來形成于山西祁縣、太谷等晉中一帶的秧歌戲劇種,經歷了“地秧歌”、“踩街秧歌”等歌舞形態,並不斷吸收梆子大戲的藝術營養,逐漸演變成小生、小旦、小丑並重的行當體制。祁太秧歌的傳統劇目大多為生活小戲,一劇一曲,載歌載舞,且唱詞、道白全用方言土語,虛詞、襯字點綴其間,飽含地方審美情趣。《偷南瓜》為小旦、醜腳應工戲。劇情敘述:一青年婦人想吃南瓜,因在瓜地偷摘一隻,被王老漢捉住,婦人羞愧難當,以實相告,王老漢反摘一隻南瓜相贈。全劇幾乎沒有對白,只憑演唱敷衍情節,尤其是唱句中大量的虛詞、襯字,代表了民間戲曲演唱藝術的審美趣味。

    莆仙戲

    莆仙戲,原名興化戲,流行于福建莆田、仙遊為中心的興化方言區,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其傳統劇目、音樂伴奏、舞臺呈現、角色行當等,均保留了較多的宋元南戲舊制。各行當以模倣傀儡動作而形成的“傀儡介”,將手、眼、身、法、步等身段表情,與音樂鑼鼓緊密配合,構成獨具特色的表演體系和藝術特徵,質樸而臻于細膩逼真,優美而富鄉土氣息。

    一直被莆仙戲歷代藝人視為看家戲的《千里送》是莆仙戲靚粧(凈)、旦腳的應工戲。劇情敘述:後周趙匡胤大鬧禦勾欄後,潛蹤匿跡,路見不平,救脫被強人禁閉的京娘,並不辭千里,護送京娘返轉家鄉。劇中成套的表演科介,如趙匡胤的“香椽手”、“拳法”,以及“鉤須墜棒”、“佛手拱棒”等八套棒法,京娘“二下顛”、“三下看”、“女搖步”、“雀鳥”、“雲步”、“蹀步”、“俥肩”等科介步法,代表了莆仙戲的劇種藝術特徵。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