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3月7日專電(記者 楊霞)大部分肝癌由乙肝發展而來,但是很多患者誤以為“大三陽”的致癌率高於“小三陽”。在廣東省肝臟病學會6日舉辦的國內病毒性肝炎研究臨床應用推介會上,專家表示,研究表明,“小三陽”致癌人數多於“大三陽”,專家呼籲重視肝功能不正常的乙肝“小三陽”的治療。
據介紹,廣東省肝臟病學會最近對其確診的195名原發性肝癌進行乙肝“二對半”檢測,“二對半”全部是陰性者僅為6.2%,即93.8%的肝癌均與乙肝病毒感染有關。其中,“小三陽”者為57.5%,“大三陽”者為11.3%。
廣東省肝臟病學會會長李福山教授分析認為,部分乙肝“小三陽”肝功能不正常且伴有乙肝病毒在體內複製,這是由於乙肝病毒逃避免疫細胞攻擊所致,沒被“監視”的病毒演變為癌細胞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小三陽”並非安然無恙。相反,“大三陽”肝功能正常者,因其病毒與體內免疫細胞“和平共處”,反而“相安無事”。另外,“小三陽”屬於乙肝病毒急性感染趨向恢復期,臨床症狀不明顯,易被忽視。
專家認為,近年來,這種惡性“小三陽”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所佔的比例逐年增多,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的比例更高,除對其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外,有必要採用基因檢測技術實現對肝癌的早期預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