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7日是農曆的立夏。此時,“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 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農諺説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據説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説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説明在這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松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清晨當人們迎著初夏的霞光,漫步于鄉村田野、海邊沙灘時,你會從這溫和的陽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三月是指從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滿、忙種、夏至、小暑、大署六個節氣。立夏、小滿在農曆四月前後,稱之為孟夏(夏之初),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此季節有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在與節氣相交之時故應順之。所以,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醫學源流論》曰:“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命於心,故為君主。心藏神,故為神明之用。”在中醫文獻中對心解釋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實質性的心臟;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進行意識、思維、情志等活動的功能。《醫學入門》曰:“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是也。”
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脈,主神志。心主血脈包括了主血、主脈兩方面。血指血液,脈指脈管,又稱經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心臟和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成為血液循環的樞紐。心臟不停地跳動,推動血液在全身脈管中循環無端,周流不息,成為血液循環的動力。而血液運載的營養物質能供養全身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個全身都得到營養,以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臟功能正常則脈象和緩有力,節律均勻,面色紅潤光澤;若心臟發生病變,則會出現血流不暢,脈管空虛而見面色無華,脈象細弱無力,氣血瘀滯,血脈受阻而見唇舌青紫,心前區憋悶和刺痛,脈象結、代或促、澀。
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稱心藏神。所謂的神,中醫學對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它涵概了人體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的姿態等;而狹義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學中認為,精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産生神的物質基礎。神由先天之精氣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産生了。在人體生長髮育過程中,神依賴於後天水谷精氣的充養,正如《靈樞·平人絕谷》中所説:“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心主神志得生理功也包含了兩個方面。一,在正常情況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觀外界事物,進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其二,神明之心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在臟腑之中居於首要地位,五臟六腑皆在心的統一指揮之下,才能進行統一協調的正常活動。
心的生理特性表現出:其一,心為陽臟而主陽氣。也就是説心為陽中之太陽,心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使之生機不息,故喻之為人身之“日”。《醫學實在易》稱:“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陽,日也”。心臟的陽熱之氣,不但維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心為火臟,燭照萬物”故凡脾胃之腐熟運化,審陽之溫煦蒸騰,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謝、汗液的調節等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其二,心與夏氣相通應。即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通應的。心通于夏氣,是説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
立夏節氣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具體到膳食調養中,我們應以低脂、低鹽、多維、清淡為主。
立夏養生輕淡食譜
荷葉鳳脯:
[配料] 鮮荷葉2張,火腿30克,剔骨雞肉250克,水發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鹽、白糖、雞油、紹酒、蔥、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 雞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蔥切短節、姜切薄片,荷葉洗凈,用開水稍燙一下,去掉蒂梗,切 成10塊三角形備用。
蘑菇用開水焯透撈出,用涼水衝涼,把雞肉、蘑菇一起放入盤內加鹽、味精、白糖、胡椒粉、紹酒、香油、雞油、玉米粉、蔥節、薑片攪拌均勻,然後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葉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長方形包,碼放在盤內,上籠蒸約2小時,若放在高壓鍋內只須15分鐘即可。出籠後可將原盤翻于另一乾淨盤內,拆包即可食用。
[功效] 清芬養心,升運脾氣。可作為常用補虛之品,尤為適宜夏季食補。
魚腥草拌萵筍:
[配料] 魚腥草50克,萵筍250克,大蒜、蔥各10克,姜、食鹽、醬油、醋、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 魚腥草摘去雜質老根,洗凈切段,用沸水焯後撈出,加食鹽攪拌腌漬待用。萵筍削皮去葉,沖洗乾淨,切成1寸長粗絲,用鹽腌漬瀝水待用。蔥、姜、蒜擇洗後切成蔥花、姜末、蒜米待用。將萵筍絲、魚腥草放在盤內,加入醬油、味精、醋、蔥花、姜末、蒜米攪拌均勻,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祛痰。對肺熱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黃少、熱痛等症均有較好的療效。
桂圓粥:
[配料] 桂圓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 將桂圓同粳米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熬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 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尤其適用於勞傷心脾,思慮過度,身體瘦弱,健忘失慮,月經補調等症。
注意: 喝桂圓粥忌飲酒、濃茶、咖啡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