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能否吃得安全?數字給出答案:到2010年,上海市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主要食品監督抽檢平均合格率將達到95%以上,藥品評價性抽檢平均合格率將達到98%以上。《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十一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19日正式發佈,百姓可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讀到《規劃》全文。
民以食為天,人命關天。對上海這個特大型消費城市來説,食品消費量大,供應渠道多元化,同時制售假劣藥械行為時有發生,給本市食品藥品安全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加大了監管難度。對此,《規劃》指出,將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樹立全程監管理念,堅持預防為主、源頭控制的工作思路,通過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管理的組織體系、法規體系、技術支撐體系、應急處置體系、企業信用體系、質量保證體系等全方位保障制度,確保市民飲食與用藥的安全。
《規劃》用數字闡述了各種保障機制的建設目標。在食品方面有以下硬指標:年食品抽檢樣品數達到8件/千人口,覆蓋各類上市食品類別;按照國家標準,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主要食品監督抽檢平均合格率達95%以上;全面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存在安全隱患食品召回覆蓋面達到80%;年報告集體性食物中毒事故發生率8例以下/10萬人口;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率達到100%;食物中毒處置正確率95%以上。在藥品方面則有以下安全指標:提高監督性抽檢的針對性,藥品評價性抽檢平均合格率98%以上;農村藥品監管網覆蓋率達到100%,農村藥品供應網覆蓋率保持在100%;藥品生産企業GMP管理達100%,並全面加強藥品動態生産質量管理。
前瞻性研究也成為《規劃》的一大亮點。目前,新技術應用、國外重大動植物疫情發生等情況使食品安全監管面臨新的課題。如何提高上海市食品安全預警能力和風險評估能力?《規劃》給出了答案。即將在食品新原料、轉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接觸材料等方面進行安全評價技術研究;對病原微生物、農獸藥殘留、新資源食品、化學性(含生物毒素)危害物等開展風險評估;建立食源性危害的危險性評估模式和方法,提出高風險食品目錄和危險性控制措施。到2010年,上海市將基本形成綜合信息採集、分析匯總、檢驗、評估、溯源、預警的體系核心,以及與之配套的重點産品研究預警基地、專家庫等輔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