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美國蔓延的“超級病菌”不會在北京市流傳。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鄧小虹10月8日表示,北京市已連續多年將“超級病菌”納入監測範圍,一旦有蔓延擴散,監控系統會及時發現。衛生部門建議市民不要濫用抗生素。
“超級病菌”的醫學名稱叫“耐甲氧西林菌落(MRSA)”,是一種對青黴素高度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這種細菌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被發現,至今40多年間,幾乎遍及全球。
上個月,《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一份政府調查報告中稱,“超級病菌”在美國正呈蔓延趨勢,每年預計有9萬餘人感染。九成以上被感染者主要表現為皮膚軟組織感染,如癤、癰、蜂窩組織炎等,但也有少數人可引起呼吸、血液系統疾病。由於它對多種抗菌藥物高度耐藥,若引起敗血症或其他重要器官病變,治療起來比較困難。
“超級病菌”感染在我國醫院內也時有發生,是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鄧小虹介紹,目前北京市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超級病菌”院內感染監控系統,多年將其納入監測範圍,市民對此不必恐慌。
據分析,在已知的感染危險因素中,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菌藥物是感染“超級病菌”的主要原因。“超級病菌”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傳染,傳染源主要是患者或病菌攜帶者。如果“超級病菌”分佈在空氣中,還可通過呼吸道傳播,導致呼吸系統感染。
“‘超級病菌’雖然可怕,但是可以預防。”鄧小虹表示,對廣大市民來説,預防“超級病菌”感染流行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濫用抗生素。有些市民一生病就服用抗生素,這是十分錯誤的。並非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細菌感染引起,濫用抗生素不僅無效,還會導致體內正常菌群失調,造成“超級病菌”感染的危險。另外,平時要勤洗手,不與他人共用私人物品,經常用熱水清洗床單,衣服要晾乾等,都可以有效預防“超級病菌”的感染和蔓延。(記者 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