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耳聾的發病率很高,聽力語言殘疾人已達2057萬。尤其是老年耳聾患者日益增多,究其原因,是人們的認識存在著誤區:認為老年人“耳背”是自然現象,既不去檢查,更不求治療。老年性耳聾是不是疾病?能不能防治?記者近日就此問題採訪了長春中醫藥大學病理研究室韓冬教授。
韓教授説,人到40歲後機體各種器官均出現退變,特別在感官上,以耳聾、眼花表現最為突出。老年性耳聾既是生理性的,也是病理性的,受內在機體和外在環境多種因素的影響。老年性耳聾的自然聽力減退發展是很緩慢的,早期絕大多數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展起來的,直到影響生活才引起個人及家人的注意。平時老人出現如下症狀時應考慮到是否聽力下降:無原因出現雙耳聽力一年不如一年。伴有耳鳴和間斷的耳內阻塞脹悶感。與人交流時常常打岔,雖能聽見聲音,卻常常聽不清説的是什麼。電視、收音機開的聲音都很大。可能伴有聽覺“重振”現象,即“低音聽不清,高音嫌吵鬧”。同時對聲響的方向位置判斷遲鈍或不準確,平衡感差,走路搖晃等。
中老年人可從幾方面延緩聽覺系統的衰老:合理安排生活,豐富精神生活,保持樂觀情緒;要胸懷寬廣,心情舒暢,心平氣和,多交朋友,多參加集體活動。合理膳食,注意營養,飲食忌“三高一低”(高糖、高鹽、高膽固醇、低維生素),忌快食、熱食、冷食;多吃鋅鐵含量高的食物,如黑木耳、瘦肉、魚、豆類;戒煙限酒,每天適量喝奶,吃1—2個雞蛋。適當參加體育活動。每天可按摩揉搓耳廓80—100下,以增加耳部供血。平時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特別是對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等,更應謹慎使用。防止噪音刺激。(記者 徐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