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11月7日專電(記者李倩、徐曉蕾)7日9時11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健康教育專家認為,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已經到來,應適時進行飲食調理。
雲南省健康教育專家熊世傑説,按照中醫學的觀點,立冬後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陽氣潛藏,陰氣盛極,因此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注重飲食調養。
熊世傑認為,一般來説,立冬後應少吃生冷、燥熱的食物,像西瓜、葡萄、螃蟹、蝦、各種燒烤等應少吃為妙。而應選擇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牛羊肉、土雞、魚等。同時應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五穀雜糧及豆類,牛奶、雞蛋、木耳、蘑菇等也應多吃。當然飲食調養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來確定。如果經常出現乏力、氣短、厭食、腹脹、大便偏稀等症狀,表示此人脾虛、氣虛,可選用健脾益氣的食物,如糯米、大棗、扁豆、山藥、胡蘿蔔、栗子等;如果感到四肢冰涼,非常怕冷,則可多吃一點羊、狗、雞肉,大棗和桂圓等;如果是老人、孩子或病患最好溫補,不能大補,像鹿茸、狗肉等儘量少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