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3月26日專電(記者朱旭東)南京的一位糖尿病患者自6年前患病後,情緒日漸低落。前不久,他試圖服用過量安眠藥自殺,被診斷為“糖尿病合併抑鬱”。江蘇省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賀丹軍表示,糖尿病可能引發“心病”,提醒廣大“糖友”及其家屬正確認識並積極防治由糖尿病導致的心理問題。
據記者了解,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導致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紊亂,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該病是一種心身疾病,多項研究證實,心理和社會因素在該病的發生及血糖水平的控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中,最主要的是抑鬱和焦慮。江蘇省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抑鬱發病率為22.5%,焦慮發病率為35%,均顯著高於正常人群。
糖尿病與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密切關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承受終生患病、反復血糖檢測、長期胰島素注射、食物限制、嚴重並發癥等造成的長期壓力,容易出現負性情緒;二是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內分泌紊亂、失眠以及不良應對行為,從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專家表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終生治療。除了藥物治療、胰島素治療、胰島移植等生物學治療之外,積極運用行為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開展長期、連續、綜合的治療,教育、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治療,對治療效果而言極為重要。因此,廣大“糖友”不僅要注意控制好血糖及其並發癥,還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