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健康
 
6部局聯合公告:蘆薈産品不宜長期大量食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04日   來源:河北日報

    成人每天食用量不應超30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蘆薈的身影:餐桌上有蘆薈涼拌菜,牛奶有蘆薈酸奶,飲料有蘆薈果汁,有的地方還有蘆薈糕點,甚至保健品、藥品都有蘆薈膠囊。

    對於這類美味可口、又有美容治療功效的産品,很多人喜歡它,一時間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蘆薈熱”。省會的王女士就跟記者表示,她最喜歡喝蘆薈酸奶,一天要喝掉兩三盒。王女士説:“一開始是覺得好喝,後來得知蘆薈可以美容、清腸胃,就更喜歡了。”不光女性喜歡蘆薈,有的男士也很喜歡,邢臺市的李先生一直比較關注“養生之道”,他説:“蘆薈可以健脾益胃,平時經常吃一點,對身體有益。”

    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其中八成以上的人認為,蘆薈是一種對身體有益的純天然綠色植物,對於過量食用蘆薈的副作用,大多數人一無所知。

    針對時下頗為流行的“蘆薈熱”,衛生部等6部局日前發佈公告稱:蘆薈品種眾多,目前僅有“庫拉索蘆薈凝膠”可用於食品生産加工。該食品每日食用量不應大於30克,孕婦、嬰幼兒不宜食用。要求添加“庫拉索蘆薈凝膠”的食品必須標注“本品添加蘆薈,孕婦與嬰幼兒慎用”字樣,並應當在配料表中標注“庫拉索蘆薈凝膠”。企業應在企業標準中對添加“庫拉索蘆薈凝膠”的食品每日食用量作出規定。若無法確保消費者蘆薈日攝入量在安全範圍內,應在包裝上標注每日食用量警示語。

    針對這則公告,不少消費者都感到疑惑,既然蘆薈是清熱解毒的美容佳品,為什麼有關部門還要發佈相關規定並進行限制?對此,專家表示,蘆薈是屬於苦寒類藥物,不同體質的人使用蘆薈會産生不同的效果,消費者不應盲目大量、長期食用蘆薈産品。

    消費者大多對限用規定不知情

    儘管衛生部等6部局已就蘆薈産品作出明確公告,要求自2009年9月1日起,生産和市場銷售的含“庫拉索蘆薈凝膠”的食品都應符合規定。但大多數消費者對限用蘆薈的情況卻並不了解。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些相關産品的警示語標得非常小,使得消費者誤以為蘆薈可以像普通食品一樣放心食用。

    4月27日,記者在省會育才街上的兩家大型連鎖超市裏對相關酸奶産品進行了調查,發現某品牌一款390克大果粒酸牛奶(蘆薈+獼猴桃)的外包裝正面,雖然用紅字標出了“庫拉索蘆薈凝膠不適宜人群:孕婦、嬰幼兒”、“庫拉索蘆薈凝膠食用量點30克/天”及“每100克酸奶中庫拉索蘆薈凝膠含量點3.5克”等字樣,但字號很小;另一品牌的280克大粒果實酸牛奶(蘆薈+黃桃)在産品説明中,警示語字體、顏色與配料表等顏色相同,也不易發現。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消費者,結果出人意料,大多數消費者均表示“不知道”、“不清楚”。“孕婦和孩子不能吃啊?我還真不知道,廠家為什麼不寫清楚點?”一位正在為孩子挑選酸奶的女士表示。

    而更讓人不解的是,對於本産品的禁忌人群,超市的促銷人員居然也不知情。“要是你不提醒,我還真沒有注意到這款酸奶,孕婦、嬰幼兒不適宜飲用呢。”而對於6部局聯合發佈的相關公告,她更是表示“沒聽説”。蘆薈雖好切勿貪吃“服用‘庫拉索蘆薈’的量應根據個人體質而定,消費者不應盲目大量、長期食用這類産品。”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營養科營養醫師雷敏介紹説,“庫拉索蘆薈”是一種清熱解毒的植物,對實症型人群比較適宜,如口苦、口臭、煩熱、尿赤、有便秘症者,而對虛汗、稀便、四肢發冷等虛症型人群效果就不理想,所以只有了解適應性後,才能更好地發揮蘆薈的保健功用。

    對於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者應謹慎服用,多食會引起腹脹、腹痛和腹瀉;對於吃了蘆薈保健品後就嘔吐,或引起劇烈腹痛並伴有腹瀉者,應禁止食用。嬰幼兒胃腸功能不健全,食用蘆薈易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個別體質過敏者食用後也會出現皮膚紅腫、粗糙的現象。孕期婦女禁止服用,因為蘆薈能使婦女內臟器官充血,引起子宮蠕動,造成流産、早産。經期婦女過量服用容易引起腹痛、導致嚴重出血。此外,患有痔瘡出血、鼻出血的患者,也不要服用蘆薈,否則會引起病情惡化。

    雷敏表示,成年女性可服正常用量,而強壯男性可適當增加服用量,兒童或老人應酌情減量,體質差的、過敏性體質的人以及患病期間的老人或兒童在內服時更要慎重。初次服用時,先以小量開始,讓身體適應後再逐漸增加。由於蘆薈過量服用會引起腹瀉,因此從標準量起逐漸增加,到開始有輕微腹瀉之前作為適用的量,然後按此量繼續服用。在服用過程中,可根據排便的狀況來判斷適用量,通常情況下,達到每天一次自然狀態的排便是最理想的,次數頻、便質稀時就應減少服用量。

    雷敏特別提示消費者,蘆薈産品的使用方法有多種,分內服和外用,不要內外混用,有些人把一些外用産品內服,引起了身體不適,這是得不償失。用量也應循序漸進,切忌服用過量或急於求成。(記者 周麗)

 
 
 相關鏈結
· 無糖食品也含糖 多吃照樣升血糖
· 專家:春夏季食品安全不容忽視
· 專家提醒:選兒童食品切勿貪“貴”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