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2日專電(記者周婷玉)核苷類似物藥物的出現,曾給乙肝人群帶來欣喜,然而就在人們充滿希望地走上抗病毒治療的道路後,卻遭遇了耐藥的“暗礁”。對此,北京地壇醫院主任醫師謝堯日前提醒患者,應慎重選擇初治藥物。
“乙肝核苷類似物初治患者應首選強效抑制病毒、耐藥發生率低的藥物,這就是‘雙保險藥物’初治策略,其目的是保護患者免受耐藥困擾,持久穩定地控制病情。”謝堯説。
他指出,一旦遭遇耐藥“暗礁”,就會導致抗病毒藥物失效,病毒反彈,患者不得不加用藥物或者更換藥物,這不僅增加治療成本,而且還會增加後續治療方案發生耐藥的可能性,很容易使乙肝患者陷入“耐藥、換藥、再耐藥”的惡性循環,病情還可能向肝硬化、肝癌的方向進展。
今年歐洲肝臟研究學會的《慢性乙肝治療指南》首次在治療目標中突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謝堯表示,這一轉變表明了從關注患者的短期生理指標轉向關注患者長期生活質量的新趨勢。基於這樣的治療目標,新指南將強效、耐藥率低的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推薦為慢性乙肝核苷類似物治療的一線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表明,初治患者使用恩替卡韋治療5年,94%的患者病毒載量可降至不可測水平,而累計耐藥率僅1.2%。
今年5月公佈的《中國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質量指數》調查顯示,病情得到長期控制、堅持抗病毒治療的患者生活質量指數可達到75分,高於乙肝人群整體平均水平;而且這些患者絕大多數都沒有發生過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