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氣溫驟變之時,往往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其實,正如地震前通常會有預兆一樣,中風也是有預兆的,只是不被普通民眾所知而已。如果搶在“小中風”之前及時就醫,很多不幸都不會發生。
中風前的先兆叫做“小中風”,現代醫學稱“小中風”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是由腦組織局部缺血所引起的,就像是地震前的白光,成為中風病發生的預警信號。
能夠引起小中風的因素很多,常見的有八種原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病、吸煙、飲酒、久坐不動、肥胖。患者會出現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如2-3分鐘),産生半身麻木,一側手或胳膊麻木和發沉,行走不便,眼睛有時看不清東西,過2-3分鐘後又恢復正常,還可能出現口齒不清的症狀。但都是一過性的,發作後24小時之內會自行緩解,並且沒有明顯的後遺症。但如果你沒有充分重視“小中風”的話,以下這組數據將告訴你那極其可怕的後果:“小中風”發生後,近期有1/3的患者發生中風,一半的患者5年之內至少發生一次腦梗死,如果診斷或治療不當,其中1/10的腦梗死發生在“小中風”發作之後的90天之內。“小中風”初次發作之後,常會反復發作。有的患者一天可發作幾次,有的幾個月發作1次。
“小中風”的症狀轉瞬即逝,很多人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為症狀消失了就好了,卻不知“小中風”是中風的警報,如果錯過了治療時機,很可能導致中風的發生,悔之晚矣!
當發現周圍的人,或者家人出現“小中風”症狀,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因為這是身體正在向他們的健康亮起了黃燈,及時到醫院診治是對健康最負責任的做法。 但也不要過度緊張驚慌。首先要保持安靜,臥床休息,注意觀察血壓變化,如果血壓太高應進行降壓治療,過低則應立即停止降壓措施,並馬上送往醫院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這裡告訴你兩個關於中風的信息:一是中風是可以自行緩解;二是中風治療著重于預防復發,自我管理可以幫上大忙。
1、預防中風,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盡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以保持血壓穩定。改善心功能,避免頸部過度屈伸活動,並長期口服抑制血小板聚集劑,比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藥物,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要清淡有節制,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在於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
中醫藥可以有效預防中風,如果您有中風的危險因素,應到醫院請中醫師根據您的舌苔、脈象進行辨證治療,將中風發生的危險降到最低。
2、及時發現並有效地控制“小中風”的發作。當您發生“小中風”時,應儘量安靜休息,並積極治療,防止其發展為腦血栓。
3、注意氣象因素的影響。季節與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血壓波動,誘發中風,在這種時候更要防備中風的發生。
4、飲食要有合理結構,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吃豆製品、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膳食纖維及鉀、鎂、葉酸等營養物質,對於中風病的預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每週至少吃3次魚,或者服用深海魚油。(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腦病科主任 趙建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