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冬鯽夏鲇”之説,指冬季鯽魚、夏季鲇魚相對其他季節更為肉嫩味鮮。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李慧臻表示,中醫認為鯽魚性味甘平,歸脾胃大腸經,有健脾養胃作用,《本草綱目》説“諸魚屬火,唯鯽魚屬土,故能養胃”,且鯽魚湯有潤燥滋補作用,適合寒冷冬季食用。
李慧臻説,現代研究表明,鯽魚營養價值較高,所含蛋白質質優、易於消化吸收,據測定每100克黑鯽魚中含蛋白質高達20克,僅次於對蝦;且富含鈣、磷、鐵、核黃素(即維生素B2)、維生素A、尼克酸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胃痛等患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
需注意的是,鯽魚清蒸或煮湯營養效果最佳,若經煎炸則食療功效會打些折扣。鯽魚刺細小且多,需耐心剔除,尤其老人和兒童食用時要多加小心。此外,鯽魚不可同雞、羊、狗、鹿肉同食,否則易生熱而生瘡瘍,素有內熱者更不宜吃。(記者 姜凝 通訊員 張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