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5月28日電(記者仇逸)記者從在此間召開的第七屆全國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疾病學術會議上獲悉,錯過早期治療時機、用藥不規範、醫務人員對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知曉率低,成為影響我國帕金森病患者診療的三大問題。
會議還透露,目前我國的帕金森病患者有200萬左右,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而持續攀升。我國正在集全國數十家醫療機構之力,建立帕金森病電子數據庫和生物樣本庫。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組長、上海瑞金醫院陳生弟教授指出:帕金森病早期合理用藥能很好緩解症狀,幫助患者基本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我國有很多患者在中晚期才被發現,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最佳時機。
帕金森病作為一種常見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不但嚴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使其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目前醫學界對帕金森病還沒有針對病因的治療方法,僅能開展神經保護性治療等在內的對症治療。專家指出,我國帕金森病患者的用藥習慣和規範性也亟待提高,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治療的首選,而部分患者出於不正確的副作用擔憂拒絕服用藥物,或擅自減藥停藥。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副組長、北京宣武醫院陳彪教授指出:帕金森病診療個體差異很大,面對廣大的病人群體和需求,我國獨立開展門診的帕金森治療專家不到百人,許多神經科醫務人員對帕金森病的診療不熟悉不掌握。
我國的帕金森病研究始於1978年,1998年中華醫學會制定了原發性帕金森病治療建議,2006年我國制定了首部帕金森病治療指南,2009年發佈了第二版治療指南,我國的帕金森病治療理念已經與國際接軌。
“然而,曾經有調查顯示,88%的神經內科醫生不知道指南,在中小城市這個數據更高。”陳彪説。為此,今年年初我國已經啟動了“中國帕金森病指南萬里行”神經科醫師繼續教育活動,活動歷時兩年,將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40個城市的近4000名神經科和內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