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是判定兒童矮小的分界線。只要在骨骺閉合前及早治療,矮小兒童是有希望達到正常身高的。”日前,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舉辦“兒童生長髮育義診”活動,該院住院部二樓學術廳擠滿了來參加義診的家長和孩子。
據有關統計,目前我國由於生長髮育遲緩造成的身材矮小者超過800萬,且每年還在以16.1萬人的速度遞增。北京市城區10余萬中小學生的普查顯示,患病率為1/8644。
可怕的是超過半數家長不知道0—3歲就需要觀察兒童身高;近1/3家長沒有科學測量兒童身高的方法;三成家長誤認為只要營養跟上了,就能繼續長高;75%的家長不知矮小兒童應該去兒科內分泌科進行檢查。實際上,4歲是判定兒童矮小的分界線。檢查和治療矮小症應前往兒科內分泌科,只要在骨骺閉合前及早治療,矮小兒童是有希望達到正常身高的。
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陸菊明主任提醒廣大家長,關注孩子的身高越早越好,特別是對遺傳背景不佳或者有身高特殊意願的孩子而言,在他們出生時就應該開始特別關注,因為孩子在母親子宮內的營養及發育狀況會直接影響其出生後的生長髮育。有不少家長錯誤地認為,在孩子發育前並不需要為孩子將來的身高擔心,只要發育正常身高就不會比別人差,等到孩子該長高卻仍沒有長高的跡象時,家長才開始著急。而此時,大多孩子的骨骺往往已經或者將要閉合,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另外,陸主任稱,判定兒童矮小有一條黃金分界線,就是4歲。因為不管男孩還是女孩,4歲左右其體內長高激素、甲狀腺素已基本形成。因此,嬰幼兒0歲—1歲之間,如果比其他孩子矮25厘米,1歲—2歲比其他孩子矮10厘米,2歲後比其他孩子矮5厘米,家長就應該帶孩子上醫院檢查。
對於孩子的生長髮育,要保證營養均衡,每天必須有8個小時到10個小時的睡眠;對於運動,則推薦10種:跳高、跳繩、籃球、排球、跑步、單雙杠、引體向上、健身操、游泳、跑步等。運動還會刺激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促進骨骺骨細胞的生成,使幹骨生長,使骨密度增高。經常科學運動,能使肌肉體積和肌肉質量增加,從而提高肌肉的運動速度和耐受力。同時,運動會消耗攝取的多餘熱量,使身體中的脂肪控制在合理範圍。(王佳斌 羅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