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8月23日專電(吳毅君、賴愛詩)23日是農曆節氣之一的處暑,標誌炎熱暑天即將結束。福建省中醫學院附屬泉州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林禾禧説,處暑期間飲食須防燥早晚要防涼。
“處暑,‘秋老虎’猖狂,天氣炎熱。”林禾禧説,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處暑也是“熱燥”的開始,比夏天的乾燥還要明顯,因此市民常會感到既熱又乾燥,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喉嚨乾燥,幹咳無痰,發熱等症狀。他建議多吃新鮮果蔬,尤其是梨子和蓮藕,還可將絲瓜皮、荷葉等用於熬湯。
處暑過後,氣候逐漸變得乾燥,而燥氣傷肺,如果經常食用辛辣油炸類食品,則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泉州市營養協會理事楊麗紅説,對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開水中加鹽或蜂蜜,儘量少吃油炸、燒烤以及熱性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陰養肺、潤燥生津的粥湯。
處暑時節,人們的起居作息也要作相應調整,儘量早睡早起,以養精蓄銳。睡覺時還要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以防脾胃受涼。白天只要室內溫度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室內可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文竹等綠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