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2月12日專電(記者 傅勇濤、陳愛娣)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孫樹椿在海南國際養生論壇研討會上提示市民,中醫養生應該注意“天人相應、道法自然;精神樂觀、積德行善;飲食有節、各取所需;生命在於運動”的四大原則。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休閒、養生、健康有著更高、更為迫切的需求。孫樹椿表示,中醫養生首先要做到“天人相應、道法自然”。他解釋説,《秦問·上古天真論》中有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忘作為。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百年,度百歲乃去。”因此,首先要做到生活有規律,不吸煙、少喝酒,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他説,若是“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時間長了,健康肯定會受到影響。
其次是“精神樂觀,積德行善”。他説,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概念。因此,提倡民眾用樂觀的心態、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和解決問題。因為樂觀是一種開放的心態。孫樹椿説,人高興時身體會分泌內啡肽,它能使人心情愉快,性格變得樂觀、開朗,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
第三點“飲食有節、各取所需”。孫樹椿説《素問·六節臟象論》中説:“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人的盲目主觀規定不符合客觀規律是不行的,當你想吃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是你的身體缺乏這種東西,就應該攝入這些食物。他解釋説,“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的養生觀點並不能適用於所有人,應該按照不同人群的生活習慣、工作情況而決定飲食的次數和數量。
第四生命在運動。他説,無論哪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應該增加散步的時間,若散步後身體能微微出汗,效果最好。正確的散步方式是,保持從容又清閒的心態,“左顧右盼,勝似閒庭散步”。另外,他提醒民眾,冬季氣候寒冷,應適當減少戶外運動的數量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