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健康
 
專家提醒:認知高血壓 控制是關鍵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13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高血壓人群有“三低”

    如今高血壓已成為常見病多發病,45歲及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過50%。高血壓對人體健康造成日益嚴重的危害,成為全球範圍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而解決高血壓控制率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5月17日世界高血壓日來臨之際,世界高血壓聯盟發佈2011年主題為:“知曉你的血壓和控制目標”。旨在提高血壓控制率,並強調高血壓患者需要個體化治療。北京安貞醫院高血壓科主任余振球教授表示,普及高血壓知識,使人們認識高血壓,知道它的危險性,並能主動及時地發現患病,將其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尤為重要。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指出,我國人群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30.2%、24.7%和6.1%。要改變目前這種“三低”現象,需要社會共同努力,要做到群眾多諮詢、醫生勤告知,媒體廣宣傳。加強公眾控制和認知高血壓的宣傳教育,以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和治療率。為此,余振球教授介紹了控制血壓的辦法和個體化治療目標。

    勤測血壓了解自己

    高血壓患者不僅産生頭疼、頭暈、胸悶等一些不舒服症狀,影響工作、學習、生活,嚴重的還會導致心腦腎等器官以及血管病變,造成患者致殘、致死。

    余振球説,高血壓患者早期多無症狀,因此,要知曉自己的血壓水平,測量是最直接、最準確,也是最簡便的方法。對易患人群如肥胖、長期過量飲酒、有高血壓家族史,建議每6個月測量一次血壓。堅持首診血壓測量制度,對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不管看什麼病,均應測量血壓。對於老年人,余振球建議他們在家自測血壓,隨時了解自己的血壓水平。他説,人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測量血壓。

    余振球教授説,高血壓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血壓升高與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線性相關,即隨著血壓升高,心血管病發生和死亡危險就會增加。因此,降壓是預防和治療的關鍵。“但並非血壓控制的越低越好,應做到做好個體化治療。”余振球教授説。對每一位高血壓患者而言,可根據不同情況明確病情,做好血壓控制。

    明確個體化控制目標

    一般人群中,血壓降到138/83mmHg以下時,心血管疾病包括致命或非致命的心梗、腦卒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危險性降低最明顯。合併糖尿病患者及合併腎功能不全者,血壓目標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更安全。而老年人,尤其是單純高血壓患者:血壓目標控制在150/90mmHg或140/70mmHg之間比較合適。對於合併冠心病患者,其低壓應不低於60mmHg,以免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産生危險。

    余教授説,在臨床工作中,各種原因導致的血壓難於控制。其主要表現為:頑固性高血壓和血壓波動大兩種形式。頑固性高血壓原因包括:白大衣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和靶器官受損三種情況。血壓波動大的主要原因是不按規律服用短效降壓藥物。最容易處理的是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最具危害性的是心血管病發作時産生的血壓波動;最困難的是繼發性高血壓的診斷。

    余振球教授強調,高血壓是慢性病,血壓升高對心腦腎等器官會造成慢性持續性損害,嚴重的會引發腦卒中、心梗、腎病等。國內外的研究和實踐經驗證明,控制好血壓,可保護器官,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認識到長期平穩、有效地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堅持合理用藥,二者相輔相成。發現血壓難於控制時,必須到專科醫院診治,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保障健康的生活。(記者 喻京英)

 
 
 相關鏈結
· 專家提醒: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元兇
· 專家提醒:高血壓患者容易得糖尿病
· 健康提示:打鼾可加重高血壓
· 專家提醒:輕中度高血壓防治不可忽視
· 預防高血壓病吃鹽要適量
· 專家提醒:漏服藥成為高血壓最大“禍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