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8日專電(記者 周婷玉)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之際,有關專家指出,乙肝抗病毒治療中,加藥效果優於換藥,隨意換藥不僅遠期療效不好,且會增加耐藥風險,導致多重耐藥。
一項關於慢性乙肝萬人調研數據顯示:乙肝患者自行停藥或者換藥的比例為63%。其中換藥的常見原因有三種:一是治療一段時間發現效果不好;二是即使目前治療效果好,但擔心遠期耐藥而換藥;三是發生耐藥後趕緊換藥。
針對這種情況,2010年新版《中國慢乙肝防治指南》明確指出:因對某一核苷(酸)類發生耐藥而先後改用其它苷(酸)類藥物治療,可篩選出對多種苷(酸)類耐藥的變異株。因此,應避免單藥序貫治療,即換藥。目前已上市的核苷類藥物中,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韋3種藥物均存在交叉耐藥位點。
專家指出,當乙肝患者開始抗病毒後,應記住要堅持規範監測,不要隨意、輕易換藥。如果使用某一藥物治療半年效果好的話,應繼續原藥。
如果半年監測結果發現療效不佳,但還未耐藥,這就提示以後出現耐藥的可能性較大,此時最好加用沒有交叉耐藥的藥物,而不應草率換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高志良説,以前對於臨床耐藥主要是換藥,後來發現即使換藥後,仍有20%-30%的病人會出現耐藥。現在越來越多的臨床數據表明:加藥優於換藥,聯合治療能夠明顯減少耐藥率。
如果患者已發生耐藥,也需加一個耐藥位點不同的藥,聯合治療,以期達到提高療效、降低遠期耐藥率的目的。日本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132例拉米夫定耐藥的患者加用阿德福韋治療3年後,87%患者重獲乙肝病毒轉陰,而耐藥率僅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