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健康
 
“概念水”變“致癌水” 抽檢礦泉水溴酸鹽超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9月06日 14時57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6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國家質檢總局近期公佈對瓶(桶)裝飲用水質量抽查結果,其中6種飲用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哈藥六廠等知名企業生産的“純中純”弱鹼性飲用水、內蒙古“景友”沙漠優質水榜上有名,令人震驚。

    弱鹼水、沙漠水、富氧水、冰川水——各類企業近年來紛紛搶灘飲用水市場,名目新奇的“概念水”不斷涌現,讓消費者一頭霧水。為揭開飲用水市場內幕,“新華視點”記者追蹤調查了內蒙古“景友”沙漠水生産企業,所見所聞令人憂慮。

    “沙漠優質水”竟成“致癌水”

    鄂爾多斯市景友鴻鵠礦泉飲品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才成立,但通過大打“沙漠牌”,重金宣傳和包裝“景友”沙漠優質水,短短幾年就名聲遠播。這家企業聲稱其産品來自北緯40度世界公認的牛奶和礦泉水的優質生産帶,是一種偏鹼性的“純天然沙漠水”。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概念水”的包裝,“景友”沙漠水之所以快速“躥紅”,還因為它擁有多重光環:一度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兩會、第十一屆全運會乒乓球項目、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等重大活動的“唯一指定用水”。為此,“景友”沙漠水的安全和品質曾讓消費者“深信不疑”。

    然而,正當“景友”沙漠水準備進軍全國市場之時,卻陷入“致癌水”危機之中。

    9月2日,記者來到這家公司時,企業正處於“停産整頓”狀態。此前,經國家質檢總局抽檢發現,一個批次的“景友”瓶裝水被檢測到的溴酸鹽實測值為標準值的8倍之多。

    記者在生産車間看到,神奇的沙漠水生産工藝並不複雜:從200米井下抽水直接送入原水罐,再通過石英砂、活性炭將原水中的雜質濾掉,過濾後經過臭氧滅菌進入儲水罐,最後進行灌裝。

    “溴酸鹽超標主要出在工藝老化問題上。” 鄂爾多斯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陳繼明分析了“沙漠水”變“致癌水”的主要原因。

    “景友”公司董事長劉冬青承認,今年初公司取水井中間發生塌方,出現水質發紅現象。當時為了生産需要,並沒有及時更換水源地,而是採取延長水處理沖洗時間、加大臭氧濃度的辦法控制微生物,沒想到會導致溴酸鹽含量超標。

    “新國標”緣何難管致癌物?

    溴酸鹽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定為“2B級”的潛在致癌物。為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參照美國和歐盟等行業標準,我國在2009年10月開始把溴酸鹽列入飲用水監測項目,規定溴酸鹽含量最高不超過0.01mg/L。隨著飲用水“新國標”誕生,溴酸鹽含量這個隱藏多年的行業“秘密”浮出水面。

    然而,“新國標”實施兩年多來,並沒有管住溴酸鹽超標問題。

    內蒙古質量技術監督局産品質量監督處處長王莉説,今年二季度內蒙古抽查了其中97家企業的98個批次的産品,合格率僅為76.5%,相當於4瓶飲用水中就有1瓶不合格。

    而國家質檢總局此次抽檢的飲用水産品中,一些小企業産品的水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都超標,明顯沒把好質量關。

    內蒙古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博士郭軍説,礦泉水生産要比一般飲料難,其原因是礦泉水産品不能加防腐劑,不能加熱滅菌,微生物污染問題一直困擾生産廠家。目前解決礦泉水中細菌超標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臭氧滅菌消毒法,行業應用最普遍。二是採用膜過濾技術,因成本費用高,許多飲用水企業沒有採用。

    “國內一些中小企業生産飲用水的工藝很簡單,尤其在控制臭氧量上,企業可以擅自調高臭氧濃度或延長臭氧滅菌時間,造成溴酸鹽過量,但檢測卻有難度。”內蒙古自治區産品質量檢驗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鄭玉山坦言,目前多數企業對溴酸鹽的檢驗能力有限,交由第三方檢測又怕增加成本,導致隱患叢生。

    靠企業自律很難,靠政府部門監管也難。“不定期的抽檢方式往往會留下很多漏網之魚。”陳繼明坦言,限於人力和技術手段等因素,各級質檢部門只能根據情況安排抽查,不可能監督到每個企業和每批次産品。要真正解決問題,“僅靠每年一兩次檢驗肯定不行。”

    飲水安全人命關天 “準入門檻”為何這麼低?

    記者調查發現,國內飲用水市場魚龍混雜,一個重要原因是行業門檻過低,主要表現為行業內小企業林立,一些其他行業的大企業也蜂擁而至,盲目跨行業經營。

    據介紹,在水源並非最優質的內蒙古,飲用水生産企業竟在最近兩年內增至220多家。

    一位資深礦泉水經營者透露,小企業為了控製成本,不捨得在工藝上投入,對質量監控也不嚴格。礦泉水除了溴酸鹽這個“老大難”外,藻類等其他微生物超標也是一大麻煩。

    “如果我們廠出來的産品不合格,我相信,那些小廠問題肯定還要多。”劉冬青説,“景友”飲用水創建初期,為尋找水源和購買設備就投入1700萬元,而一般小水廠不足百萬元就投産。“我們這幾年基本沒怎麼賺錢,大量投入都用於市場宣傳和營銷了。”

    “我國飲用水行業門檻低,不管大小企業都開發水産品,這存在很大的隱患。”內蒙古地質調查院教授李志表示,政府相關部門應借鑒一些國家管理經驗,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注重保護優質水源地,控制好開發步伐,否則必將危及生態安全和生命安全。

    “説到底,飲用水安全還是個市場誠信問題。”呼和浩特市民李宏説,過去喝河水、井水、自來水,後來生活條件好了,以為喝桶裝水、瓶裝水更乾淨、更安全,沒想到卻出現了“致癌水”。“希望企業要有良心,監管部門也要肩負起百姓的信任。”

    “如果連天天喝的飲用水都無法保障安全,人們還能相信什麼?”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阿爾泰説,企業沒有誠信經營和産品質量作為支撐,只會花重金做廣告、買名譽,終究會被消費者踢出市場。(記者張麗娜、鄧華、劉越、嚴蕾)

 
 
 相關鏈結
· 健康指南:礦泉水服藥不可取
· 科學生活:“新國標”能否保證礦泉水飲用安全?
· 隆化學生腹瀉初步推斷為水源井污染 病情已控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