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5月3日專電(記者王昆)記者從唐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部分老年人對保健品和藥品的概念存在誤解,容易相信保健産品的所謂療效宣傳。有些患者把保健品當成了藥品,不按醫生要求服藥,延誤了治療,導致病情惡化,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人老了,病就多了。河北唐山市民陳先生,因為服用了一種被商家宣傳得神乎其神的膠囊,反而導致了休克,險些喪命。記者見到陳先生時,他正在唐山市工人醫院接受治療。因血糖指數過低導致休克入院治療,已經花去了兩萬多元錢醫藥費。
唐山市工人醫院內分泌二科主任房輝説:“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病人,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因為在家吃了不知道從哪買的一些保健品,導致昏迷或者是造成意識障礙,反應遲鈍甚至誘發腦梗塞。”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像陳先生這樣的患者並非個例,唐山市工人醫院內分泌二科的醫療記錄顯示,因濫用保健品導致血糖驟降而住院治療的患者,每年高達二十多例。
唐山市食藥監局保健品監管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不法企業非法添加違禁物品,如在降糖功能産品中非法添加廉價的優降糖、二甲雙胍,在減肥功能産品中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喬裝打扮成具有療效的保健食品忽悠消費者。
專家提醒,老年人要分清保健食品和藥品的界限;不要輕信街頭巷尾來歷不明的講座及産品推銷;要理性對待商家的促銷活動;有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用藥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