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海市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早期篩查項目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啟動。該項目將在普陀區婦嬰保健院等兒童保健機構試點,培訓相關醫療機構所轄新生兒兒童保健和超聲科醫生,建立髖關節篩查網絡。
據不完整統計,髖關節發育不良在我國新生兒中約有千分之一的發病率,會導致雙下肢不等長,患側肢體比較短,走路跛或“鴨步態”。隨著肢體長期受力不正常,會影響行走,成年後易産生疼痛,形成骨性關節炎,甚至影響股骨頭血液循環,導致股骨頭壞死、髖關節骨性關節病。
項目相關負責人、新華醫院兒童骨科主任趙黎教授介紹,專家將連續收集6周齡嬰兒20000例,確立髖關節篩查流程。目前的試點中,確立嬰兒6周齡(42天)為首次篩查時間點,篩查陽性病例轉診新華醫院兒童骨科,疑似病例12周時復查,異常病例將轉診到新華醫院兒童骨科。據此,確立髖關節篩查由基層醫院向三級醫院轉診的模式。
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就會減少需要手術的病例,降低手術風險。本項目還將與上海乃至全國專家密切合作,確立嬰兒髖關節超聲波檢查的最佳年齡點,減少因嬰兒早期不成熟的特性所引起的假陽性率,積極尋求最恰當、最具針對性、最經濟的治療方式,以最簡便有效的方法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