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災害概述
地震(earthquake)是一种經常發生的災害性自然現象,毀滅性的大地震可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和人員傷亡。其特點為如下:
1. 地震災害的頻繁性 我國地處世界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構造複雜,地震活動頻繁。
2. 地震災害的多樣性 我國的地震絕大多數是構造地震,次為水庫地震、礦震等誘發性地震。
3. 地震災害的地區性 地震的分佈基本上是循活動性斷裂帶分佈的,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好發地區。
4. 地震災害的時間性 每日的淩晨和黃昏,每月朔、望日,每年3、8月份前後等,都是發震率較高的時段。根據歷史資料分析,1290~1359年、1480~1730年、1880年至現在為地震活躍期。據分析,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是地震活躍時期。
5. 地震災害的連發性 地震的發生往誘發一系列次生災害,如火災、滑坡、水災、海嘯、凍災、疾病等,形成地震災害鏈。
6. 地震災害的破壞性 強烈地震發生後,頃刻間大面積房屋倒塌,人員傷亡嚴重,生態環境破壞,水源及食品污染,蚊蠅鼠蟲等大量滋生,可造成傳染病的流行及暴發。
我國是世界上大陸地震最多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有記載以來,我國已發生破壞性地震10009次,20世紀我國發生M26級破壞性地震600多次,其中7~7.9級地震98次,8級以上9次。1949年以來,發生7級及7級以上的地震49次,死於地震的人數達28萬,倒房700余萬間,每年平均的經濟損失約為16億元。
二、主要公共衛生問題
(一)生態環境破壞
1. 城市供電供水系統中斷,道路阻塞,群眾不得不喝坑水、溝水、游泳池水等不潔飲用水,並生活于露天之中。
2. 糞便、垃圾運輸和污水排放系統及城市各項衛生設施普遍被破壞,造成糞便、垃圾堆積,蒼蠅大量滋生。
3. 人員傷亡嚴重,由於受條件限制,許多屍體只能臨時就地處置,在氣溫高、雨量多的情況下,屍體迅速腐敗,産生惡臭,嚴重污染空氣和環境。
4. 人員密集,居住擁擠,感染機會多,對傳染病病人又缺乏隔離條件。
5. 當地各級衛生機構和群眾防病組織遭到嚴重破壞。
(二)水源污染
1. 供水條件變化 地震後,城市集中式供水設施遭受嚴重破壞,泵房倒塌、管道斷裂、供電與供水中斷。分散式供水和農村給水有水井淤沙、井管錯裂等,一般破壞程度相對較輕。
2. 供水水質惡化 震後廁所倒塌、糞便垃圾污物大量堆積、下水道堵塞、屍體腐敗等,都能污染水源,導致飲用水水質惡化。
(三)食品污染
1. 災民居住生活環境污染嚴重,容易造成食品污染。
2. 缺乏清潔水、食品、炊具和餐具,災民家庭或集體起夥做飯在震後初期存在困難。食品、食品容器和餐具沒有條件充分洗凈、消毒,容易引起食品污染。多人共用餐具和食品容器,容易引起食源性疾患和經生活接觸傳播的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3. 運輸和分發求援熟食品的車輛往往不是運食品專用車,容易造成食品的污染。
4. 災民家庭缺乏食品防護設施,食品易受蒼蠅、塵土等污染。剩餘食品再加熱條件差,飲用開水困難。
5. 鼠害嚴重 地震區在震前有前兆反常現象,表現為鼠成群結隊洞外活動頻繁,在各種場所尤其是食品廠、庫、店和居民家中,鼠與鼠跡顯著增多。震後初期的建築物多為簡易棚,建築材料和構築物基本不具備防鼠作用,使鼠患嚴重,到處盜洞作窩,對食品造成污染和損害。
6. 災區的食品衛生違法行為 災後初期,會出現一時性食品短缺,一些不法分子會乘機將超期、變質和偽劣食品在災區銷售。
7. 災後初期,由於食品供應暫時緊張,還會出現以下食品衛生問題:
(1)災區砸死或其他原因致死的畜禽被災民食用。
(2)災區甩出、拋灑、丟棄的食品較多,這些食品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可能性較大,在災區有被食用的情況發生。
(3)災區儀器缺乏,加之有些地區人民有採食野菜、野菇的習慣,野菜中毒和毒菇中毒也是地震災區應該警惕的問題。
(四)媒介生物滋生
1. 蠅類滋生 震災發生後,死亡的人和動物的屍體被掩埋在廢墟下,還有大量的食物及其他有機物質。在溫暖的氣候條件下,這些有機成分會很快腐敗,提供了蠅類易於滋生的條件。
2. 蚊類滋生 地震造成建築物(包括貯水建築與輸水管道)大量破壞,自來水浸溢,特別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滯留,會成為蚊類大量滋生的環境。
3. 鼠類增殖 由於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增殖的條件。
(五)傳染病流行
地震後,由於飲用水供應系統破壞、食物短缺、居住條件被破壞等原因,極易導致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的發生和流行。如唐山在7月28日淩晨開始地震後,8月1日至18日的累計腸道傳染病(痢疾、腸炎)發病率約為10%(個別居民點甚至高達30%)同時,由於人口遷移、流動,干擾了一些正常免疫工作的開展,造成無免疫人群某些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三、主要的衛生應急措施
(一)搶救治療傷員
地震災害會導致人員傷亡,強烈地震可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搶救治療傷員是衛生部門,尤其是醫療機構的首要任務。
(二)加強飲用水衛生措施
1. 選擇臨時性供水水源並加以防護 選擇臨時性水源的總原則是:先選用深層地下水,如有困難,依次選擇泉水、淺層地下水、地面水。
2. 加強對臨時性供水措施的衛生監督 在地震災害條件下,除修復的部分自來水外,臨時供水措施主要有3種方式,即使用消防水龍帶輸水、用水車送水及用自備的取水工具分散取水。對這些臨時供水措施的衛生監督也是保證飲用水衛生的必要手段。
3. 預防屍鹼中毒 在地震期間,大量人畜屍體經腐生菌腐化分解後(特別是夏季氣溫高時)污染環境和水源,可致屍鹼中毒。為防止由於飲用被腐爛屍體污染的水而致中毒,水源周圍必須徹底清除掩埋的屍體,並進行消毒處理。如果難於找到不致污染地下水源的適宜地點,需要對屍體及局部土壤環境進行消毒處理後再掩埋,可採用一層漂白粉一層屍體的掩埋方法,避免造成對地下水的污染。
4. 對水源水進行嚴格的凈化消毒 飲用水消毒目前仍以化學含氯消毒劑為主。包括缸水消毒、井水消毒。其方法有直接投加法、持續加藥法。
(三)加強食品衛生措施
加強食品的安全衛生,既是防範與食品相關的突發事件的重要措施,也是突發事件發生後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發生,保障有效供給的重要內容。應注意加強集體食堂的食品衛生、臨時飲食供應點和街頭食品的衛生、外援食品的衛生和食品生産經營單位管理,嚴防食品受到細菌、黴菌及黴菌毒素、寄生蟲及其他昆蟲、化學品的污染。食品生産經營單位在災害過後恢復生産經營前,必須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修復,並報請衛生監督機構重新進行衛生審查,經許可後方可恢復生産經營。在災害襲擊的非常時期,在不引起急性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基礎上,要保證災民吃到基本安全的食物。對於被污染食品就掌握其一般處理原則,即把未污染和受到污染的食品分開,未污染部分可供食用,污染部分按查明情況分別處理。
(四)加強環境衛生措施
包括災民臨時居住地建設和居住衛生、簡易廁所的修建和垃圾糞便的收集處理、屍體的衛生處理等。
屍體處理可能是地震災害時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屍體處理要做好噴、包、捆、運、埋5個環節。
1. 噴藥 扒挖屍體與噴藥緊密結合,屍體上可用石灰水、黑色草木灰來吸附含臭物質,也可用1%的二氧化硅與木屑混合吸附硫化氫之類的臭氣,或噴灑3%~5%的來蘇水。效果較好的是次氯酸鈣、氫氧化鈣和漂白粉混合噴灑,能很快除臭消毒。鋻於屍體是感染的隱患,WHO建議屍體用石蠟浸泡後,主地焚化,以避免疫情的發生。
2. 包裹 用包裝物包屍體頭部,後用覆蓋物包整個屍體,或裝入塑料袋扎口。有條件時可用標準化的專用屍袋。
3. 捆緊 將包裹後的屍體最好捆三道(頭、腰、腿部),便於移運和以免屍臭散發。
4. 運出 要用符合衛生要求的專用車輛,將包捆後的屍體及時運走,避免在市區內影響環境。在屍體裝車前,要先在運屍車廂墊一層砂土或塑料布,防止污染車廂。
5. 埋葬 在市區外選擇好埋屍地點,在不影響市容環境和不污染水源的條件下,將屍體深理地下1.5~2m,上面加蓋土壤和石灰。原臨時埋在市區內的屍體,一律重新挖出並移運市區外的合適地點進行二次埋葬,以改善市區的環境衛生面貌。
(五)傳染病控制
1. 重建疾病監測系統 監測的內容包括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人口的暫時居住和流動情況,其他主要疾病發生情況,嚙齒動物和媒介生物的數量等。
2. 重建安全飲用水系統。
3. 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媒介控制。
4. 及時發現和處理傳染源,加強病人的隔離、治療,做好疫點(疫區)的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工作。
5. 落實應急計劃免疫。
(六)健康教育
應組織編印衛生宣傳資料,宣傳災後飲用水衛生、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傳染病防治等應急措施及要求,充分利用大眾媒介(如廣播、電視、報刊等)和多種形式(黑板報、宣傳畫、演出、講課等)宣傳災後衛生防病知識,力爭提高災民的衛生知識知曉率的衛生行為形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