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6日專電(記者胡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6日發佈通報,提醒關注含羥乙基澱粉類藥品對嚴重膿毒血症患者的腎損傷及死亡率增加風險。
含羥乙基澱粉類藥品為血容量補充藥,主要用於預防和治療各種原因造成的低血容量,包括失血性、燒傷性及手術中休克等、血栓閉塞性疾患等。
近期,歐盟、美國、加拿大等國外藥品管理部門就含羥乙基澱粉類藥品對特定健康條件患者的腎損傷及死亡率增高風險陸續發佈了多項風險控制措施。在我國收集到的羥乙基澱粉類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用藥原因主要為手術中或手術後補充血容量、失血性低血流量、腦梗塞、外傷、燒傷等;僅有1例用藥原因為感染性休克,未發現有明顯的使用風險。
為確保用藥安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針對其安全性問題再次進行了分析和評估。評估認為,含羥乙基澱粉類藥品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寒戰、過敏性休克、呼吸困難、胸悶、高熱/發熱、過敏樣反應、皮疹、腎功能損害等,在特定健康條件的患者中存在著死亡率升高、腎損害及過量出血等風險。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表示,將統一修改含羥乙基澱粉説明書。建議醫務人員和患者應充分重視此類藥品的安全性問題,詳細了解含羥乙基澱粉類藥品的禁忌症、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相互作用。在治療前,醫生應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如嚴重膿毒血症、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異常等),將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隱患告知患者,在增加劑量或調整治療方案時,應密切關注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同時,醫務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健康條件,權衡利弊後謹慎使用。如在使用過程中患者出現腎功能異常、凝血機制異常等不良事件,應及時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