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服務信息>> 科普
 
長江上遊乾旱和汛期低水位與三峽蓄水無直接關係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武漢8月28日電(記者 楊希偉)長江水利委員會新聞發言人胡甲均28日在此間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今年長江上遊局部地區出現旱情和中下游的荊江等河段出現歷史最低水位現象與三峽蓄水沒有直接關係。

    據胡甲均介紹,入夏以來,四川、重慶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少雨,先後發生嚴重乾旱。乾旱發生範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程度之深、造成損失之重為多年罕見,局部地區達到五十年一遇。截至8月20日12時,重慶市大部分地區伏旱天數在40天以上,其中潼南、北碚等13個區縣超過45天,彭水達56天,巫溪高達87天;萬盛區境內有12條河流,目前已斷流的有9條,有2條已接近斷流。

    長江水文局負責人王俊教授分析説,長江上遊的四川、重慶等地出現嚴重旱情,主要影響因素是大氣環流異常。據介紹,今年入夏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脊線位置偏北偏西,長江上遊地區的四川省、重慶市等地受高壓系統影響,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出現持續乾旱。

    王俊認為,三峽水庫目前的蓄水面積不過幾百平方公里,其蓄水及蒸發放在全球氣候系統中只是極為弱小的因子,尚無力對大氣環流形成影響。

    進入8月份以來,長江上遊維持少雨天氣,來水量偏少6至7成,幹流寸灘8月16日14時出現流量6530立方米/秒,創歷史同期8月最小流量記錄。受長江上遊降雨明顯偏少、上游來水量明顯偏少影響,荊江河段宜昌、枝城、沙市、石首等出現歷史同期最低水位,流量也出現歷史同期最小。

    胡甲均分析説,三峽水庫自2003年6月初期蓄水水位至135米之後,汛期均是按135米方案運行,水庫水位維持在135米左右,基本上是上游來多少水,水庫就下泄多少水,並未額外攔蓄上游來水。因此,今年長江中下游的荊江等河段出現歷史最低水位現象與三峽工程蓄水也無關。(完)  

 
 
 相關鏈結
· 長江汛期為何出現罕見低水位異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