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互聯網世界可謂災難連連,計算機病毒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它們就像生物病毒一樣,有獨特的複製能力,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複製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除此之外,某些計算機病毒還有其他一些共同特性:一個被污染的程序能夠傳送病毒載體。當你看到病毒載體似乎僅僅表現在文字和圖像上時,它們可能已經毀壞了文件、然後再格式化你的硬盤驅動或引發其他類型災害。若是病毒並不寄生於一個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過佔據存貯空間給你帶來麻煩,並降低你的計算機的全部性能。
而對於出現的眾多銀行賬戶被盜現象,銀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銀行安全控件並不能完全保證網銀的安全,唯一的辦法只有諮詢相關技術人員做好防毒工作,維護網絡安全。
“經濟利益”是主要誘因
對於目前出現越來越多的“黑客案件”,我們不難看出,“經濟利益”正是目前病毒製造者不斷追求技術突破的原動力,而這些製造者,已經不僅僅是玩技術的“黑客”,而是演變成有經濟基礎、有組織、有目的的網絡攻擊,從而使得網絡犯罪率急劇攀升。
互聯網實驗室諮詢顧問盛振中曾指出,現在互聯網上病毒如此之多,主要原因便是經濟利益的驅動。這點,我們也可以從“熊貓燒香”病毒製造者李俊那裏得到驗證。李俊處於鏈條的上端,其在被抓捕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至少獲利15萬元。而在鏈條下端的涉案人員張順目前已獲利數十萬了。一名涉案人員説,該産業的利潤率高於目前國內的房地産業。
其次,我國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民的高速增長,使得互聯網越來越融入社會生活,這些都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客觀條件。如此龐大的網民隊伍,使得互聯網出現更多的問題也就成了必然。
第三,IT技術人才不斷增加也為病毒的産生提供了某種人力上的支持。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國IT教育機構有幾萬家。這些培訓機構每年培訓出幾十萬乃至幾百萬名計算機方面的人才,加之軟體技術與病毒製造技術本就同源,許多病毒製造者以前就是網絡安全員,在軟體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計算機病毒層出不窮也就不足為怪了。
也曾有黑客指出,病毒層出不窮、愈演愈烈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大院校學程序設計的畢業生越來越多,“有些年輕人的一大興趣就是黑別人的機器。”
各界達成聯盟共鏟“毒王”
其實通過調查以往爆發的病毒事件,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病毒之所以肆虐,乃是利用了廣大網民的疏忽,如:對一些具有誘惑性的病毒網頁或郵件缺乏防備、計算機安全級別設置過低以及忽視系統和應用軟體的升級等等。
江民科技公司的反病毒專家指出,在我國,計算機網絡是一個新興的領域,出現才10年有餘,在這樣一個年輕的領域裏,做好網絡防護以防止病毒軟體的惡性攻擊對保護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寶貴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過,殺毒畢竟是一種事後的補救措施,如何建立長效的應急和預防機制,才是這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方面就有賴於國家相關法律制度建設。法律是治理互聯網安全的一道利器,尤其急需的是有關網絡安全和公眾虛擬財産保護的法律法規,從而對一些企圖利用網絡謀取不義之財的不法分子和蓄意破壞者形成心理威懾,促使其不敢為。目前,很多個人、民間組織頻頻發起倡議,希望儘快立法,政府及相關部門也在積極響應,隨著國家相關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殺毒軟體的功能升級和公眾防毒意識的提高,網絡的防禦能力將會越來越強,並最終成為一片凈土。
盛振中認為,現在的互聯網仍處在一個大發展的時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計算機病毒不可能得到解決。但是我們不需為此失望,有安全産商為我們提供技術支持,有政府機關為我們保障權利,計算機病毒不會也不能阻止互聯網在社會生活中的發展。(記者 蔣秀娟 實習生 張衛東 宋大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