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中科院成功開發出治理湖泊富營養化的多項新技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2日   來源:科技日報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用生物合成表面活性劑和殼聚糖酶,成功開發出治理湖泊富營養化的多項新技術,申請了12項發明專利。日前該院將生物合成表面活性劑、選擇性水處理劑、氮肥控失劑及控失複合肥生産技術,分別轉讓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儘快實現産業化。

    氮、磷等有機物超標排放,化肥在田間大量流失,是導致湖泊藍藻瘋長、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針對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環境治理,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在“十五”國家攻關計劃、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支持下,利用應離子束生物技術開發了生物合成表面活性劑生産技術,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

    基於這一核心技術研發的氮肥控失劑,利用天然納米材料棒晶與離子的交換性能、高吸附性能,“捕捉”化肥營養元素,再用殼聚糖等材料“網住”棒晶,有效固定了化肥營養素,減少了流失。試驗表明,使用控失劑可使化肥中的氮素流失減少60%,揮發減少2—3倍;控失複合肥在化肥氮素減量20%情況下,化肥農學利用率可提高20%—31%。研究人員在巢湖富營養化水體治理研究中,以粉煤灰為主要原料,與殼聚糖等復配,通過理化改性,研製成選擇性水處理劑。這種水處理劑與富營養化湖水混凝,利用磁技術聚技術可以無接觸地移出氮、磷和藻類,清除率分別達到80%—85%、90%—95%、95%—100%,COD(化學耗氧量)降低85%—90%。今年5月初,巢湖藍藻暴長,研究人員在湖邊開挖一道長達15米的處理溝,放入水處理劑,觀察湖水流入、流出時各種營養物含量的變化。結果表明,出水口COD、總磷、總氮和藻濃度比入水口分別下降97.59%、85.28%、60%和99.52%。

    4項成果轉讓後,在未來3年,帝元公司將形成年産表面活性劑、選擇性水處理劑、氮肥控失劑40萬噸的生産規模,紅四方公司將於2008年建成年産60萬噸控失複合肥生産線。這些産品將首先在巢湖全流域推廣使用。(記者 陳敬農)

 
 
 相關鏈結
· 中科院研究員:湖泊治理不能只做“湖面文章”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