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黃河流域棉花生産已經進入花鈴期,這既是實現棉花優質高産的關鍵階段,又是棉花遭遇病、蟲、雨、澇災害最嚴重的時期。因此,各地要充分利用抓住利好天氣,採取有效措施,趨利避害,及時做好棉田管理,力爭奪取棉花豐産豐收。
一、分類指導。今年麥收期間黃淮棉區天氣乾旱,部分棉苗偏弱;近期雨水偏多,並且出現了較嚴重的雨澇漬害,對棉花生産非常不利。各棉花主産區要抗旱排澇兩手抓,注意解決制約棉花生長髮育的主要矛盾,因苗制宜,分類管理。一類棉田生長髮育快,營養生長旺盛,要合理調控,塑造理想株型,促進棉株早結鈴,多結鈴,結大鈴。二類棉田要促控結合,以促為主,促使棉苗早搭豐産架子。三類棉田發育晚,長勢弱,應採取水肥齊促的辦法,必要時可提前施“偏心肥”,促使棉苗早發棵。現蕾後,及早去除葉枝,去枝留葉不傷皮。
二、肥水管理。一是重施花鈴肥。一般在七月上旬末,棉株下部出現1 - 2個大桃時進行追肥,畝施尿素15 - 20公斤。具體要看棉花長勢長相,根據天氣變化,靈活掌握。如果天氣乾旱、底肥、蕾肥施得較少,地力較薄,棉株長勢較弱,花鈴期應早施、重施,做到“花施鈴用”。施肥時應開溝深施,以提高肥效。二是補施蓋頂肥。一般在7月底8月初,對中上等肥力棉田,為爭取多結鈴、結大鈴,奪取更高産量,每畝追施尿素2.5 - 3公斤,有早衰趨勢的棉田每畝追尿素5公斤。補施蓋頂肥忌施肥過晚和施用量過大。三是根外施肥。一般棉田當棉花開始吐絮時棉株易出現早衰,應及時根外噴施氮肥,養根防早衰;對晚發棉田,可噴2 - 3%的過磷酸鈣溶液或800 - 1000倍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切記不能追施氮肥。具體追肥,根據棉株長勢葉面噴1 - 3次,時間從8月中、下旬開始到9月上旬結束。每次追肥一般都應與灌溉結合進行,以水調肥,及時發揮肥效。
三、清理溝渠。當前雨水充足,陰雨天氣多,棉花極易出現旺長,應在蕾期中耕培土的基礎上,適當疏通溝渠。既促使根係深扎、控制旺長,防倒伏、防早衰,又利於雨季排水灌水。棉田發生雜草應及時剷除,防止雜草叢生。另外,地膜棉花應及時揭膜。
四、合理整枝。一是適期打頂。打頂主要作用是控制棉株縱向生長,促使養分向生殖器官輸送。進入棉花生長中期以後,可因苗、因地,適當打頂整枝。打頂過早,不利於棉花高産;打頂過晚,無效花蕾增多。按照“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的原則,打去一葉一心。一般打頂時間,中肥地7月20日前後,高肥地可推遲到7月底。一般春棉密度3000-4000株,單株可留果枝14-16個;夏棉密度6000-8000株,單株可留果枝6-8個。二是在大暑前後,對蔭蔽棉田還要打邊心,以控制棉株橫向生長,每個果枝留果節的多少,依具體情況而定,一般留3-4個。對主莖和果枝葉腋處長出的贅芽、瘋杈等應及時抹掉。當棉花到了吐絮期如棉田蔭蔽,應打老葉,剪空枝;如遇到連陰天,還要推株並壟,增加棉田通風透光降低濕度,減少爛鈴。
五、化學調控。在棉花打頂後7-8天,一般每畝用縮節胺3 - 5克,兌水15 - 25公斤左右,噴灑棉株頂部和邊心上。其作用主要是增結早秋桃,增加鈴重,防止貪青晚熟,簡化後期整枝。
六、防治病蟲害。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預測預報,及時開展大面積的綜防統治,防治好以棉鈴蟲和黃萎病為主的棉花病蟲害,最大限度地減輕病蟲造成的損失。在棉鈴蟲防治方面,要區分抗蟲棉和非抗蟲棉,採取適當措施,以保蕾、保頂、保鈴為中心,堅持四結合。即藥劑滴心、誘殺成蟲和田間滅卵相結合、棉田防治和其它作物田防治相結合、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田間管理和人工抹卵相結合,達到提高防效、節約成本的目的。另外,對抗蟲棉田還要特別注意蚜蟲、紅蜘蛛、盲蝽象等害蟲的防治。對棉花枯黃萎病,目前尚無有效藥劑,應以噴施多元微肥、增強營養抗性、加強棉田整枝管理、促進田間通風透光、排水除漬為主,發現重病株及時處理,防止大面積蔓延。
七、棉花收穫。採摘棉花一般以棉鈴正常開裂後7天左右為好,每隔7 - 10天一次,儘量不讓吐絮棉受雨淋或長時間日曬,以免降低棉花纖維品質。在8月底9月初,要及時採摘下部已發黃的老熟桃,避免發生爛鈴造成損失。為確保豐産豐收,在採摘棉花時,要注意三點:一是要用棉布袋採摘棉花,防止混入異性纖維。二是收花時要做到“五分”,即不同品種的棉花分收,種子棉與商品棉分收,霜前花與霜後花分收,好花與僵瓣花分收,正常成熟與剝桃棉分收。不同級別的棉花要分收、分曬、分存、分售,以防混雜而降低棉纖維等級。三是注意不摘濕花、青鈴,不帶殼剝棉。
農業部棉花專家組
2007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