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4月3日專電(記者 魏運亨)4月5日是清明節。中國民俗學會名譽理事長烏丙安説,清明是24節氣中一個既是農事節令又含人文內容的特殊日子,其文化內涵相當豐富。
烏丙安教授指出,中國人過清明始於周代,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古代又稱三月節,最早是24節氣中一個農事重要節令。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就是説,這個節氣萬物復蘇,已是耕種時令。江南浸種耕田,植樹造林,北方也有“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之諺語。農村從此進入農事大忙階段。
烏丙安説,清明這個節日在發展中,很早便與前一二天的寒食節會合。寒食節本是古代的禁火忌日,因附會了晉文公重耳悼念介之推的傳説,又演化成祭奠先祖亡靈的郊遊掃墓,最終形成了一個綜合節日。唐玄宗開元二十年正式詔令天下“寒食上墓”,清明節於是成為舉國上下十分重視的節日。從時間上來講,清明時節冬去春來,南北方人們選擇農耕開始之前來祭祀,也是非常適宜的。
烏丙安教授指出,西方人祭奠祖先的觀念相對淡漠,除了美國印第安人有個萬靈節是追悼亡人的節日外,其他民俗節日幾乎都是感謝上帝恩賜的各種宗教節日,與追思先人無關。而東方人、特別是中國的漢民族,由於起源於農業文明,加上受儒家思想影響,農耕技術、家庭事業、宗親宗族等都講究世代傳承,祖先觀念特別濃厚。所以,在世界範圍內,漢民族成為最早設立民俗節日祭奠祖先追思故人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