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懷孕是很多年輕女性最大的煩惱,如何有效避孕成為不少人關心的話題。服用避孕藥是比較有效的傳統方式,但不可避免會存有潛在的副作用。而基因研究的一項成果似可解決傳統避孕的副作用問題。
眾所週知,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避孕方式大致有三種:口服激素避孕藥、宮內節育、避孕套。這些傳統避孕方式的基本原理是抑制卵巢排卵或阻止精子和卵子的結合。但是,這些方法對人體都具有某種程度的副作用。比如,口服激素避孕藥會産生噁心、頭痛、體重增加、情緒失調等副作用。長期服用還會增加罹患中風、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
如今,美國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新的避孕方式,利用基因研究中前沿的RNA干擾技術,阻止精子對卵子授精,從而達到有效避孕的目的,並且不會帶來任何副作用。從事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稱:它有望在10年內問世。
基因避孕新成果
據有關媒體報道,來自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者澤夫•威廉姆斯稱,這種避孕方式的工作原理就是阻止一種叫ZP3的蛋白質,從而阻止精子對卵子授精。研究成果表明,沒有其他人體細胞攜帶蛋白質ZP3,所以它的缺失不會産生任何副作用。此外,這種避孕方式可以通過皮膚貼或者陰道栓劑的方式來實現,它不需像避孕藥一樣天天服用,只需一個月換一次。
威廉姆斯稱,在人類腎細胞和老鼠細胞中進行的實驗表明,利用RNA干擾技術,可以阻止90%—95%ZP3蛋白質的産生。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理事長劉以訓表示,90%%的抑制率就可以達到100%%的避孕。總的來説,這項基因避孕研究是很有希望的,是可行的。
然而,作為一個仍處於實驗階段的研究成果,劉以訓院士表示,利用RNA干擾避孕,仍然存在兩個問題:一、病毒是否會對人體産生影響?利用RNA干擾,需要一個製備的載體,而現在的載體大部分帶有病毒。如果病毒通過卵子細胞進入人體,有可能直接對人體産生影響。即使短期內不會明顯體現,如果病毒進入DNA,遺傳到下一代,將是一個大問題。二、ZP3是否會在原始卵母細胞上表達?女性13歲之後,在卵巢內大約會存在4萬多個原始卵母細胞,其特殊性在於它們並不在每個月經週期同時生長啟動。女性的每個月經週期只啟動15—20個原始卵母細胞,這樣下來每個婦女一生能排出400多個,也就是説99%%的原始卵母細胞都在發育的不同階段死亡。這些細胞如果不啟動,就無法檢測ZP3是否在原始卵母細胞上表達。如果ZP3也存在於這類細胞上,利用RNA干擾阻止ZP3蛋白質,將會對免疫系統造成損害。劉以訓院士説,這兩個關乎人類生命健康的問題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更深入的研究來解決,這也是美國這項研究還需要至少10年才能應用到人體的原因。
國內避孕新技術
據了解,其實基因避孕藥在我國早已有所研究,並且還有許多避孕技術研究新成果。
我國科學家發現,將睪丸浸入43℃溫水中局部溫浴,與此同時,在臂部埋植兩粒含有一種叫“長效睪酮”的激素膠囊,可以將精子數降低為零,達到避孕的目的。南京醫科大學曾對72例年輕男性志願者的臨床前初步實驗證實,長期43℃溫水局部溫浴睪丸,效果良好,能顯著阻斷精子發射,沒有明顯不良影響。
基於以上研究成果,我國科學家設計了睪丸43℃水局部溫浴與長效睪酮結合的避孕方案。對猴子進行的實驗表明,“熱激”與睪酮組合有明顯的的疊加作用,使猴子在一個月內精液中的精子數下降為零,達到了理想的避孕效果。並且,這種方法具有可逆性,停止處理兩個月後,精液中精子數恢復到正常水平。
“埋植長效睪酮後,再每月連續2—3次43℃睪丸局部水浴,或睡前穿2—3次特定設計的43℃恒溫避孕褲,這樣的組合會有效地阻斷精子發生,達到避孕目的,不會産生副作用。”劉以訓説,“此外,我國也正在努力研發基因避孕藥。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其他單位已經分離出了185個與生殖有關的新基因。其中發現的一個基因tsNHE,控制著精子在開始階段的運動,關閉該基因,精子在開始階段將無法啟動,可達到避孕效果。目前各項實驗正在積極研究中,成藥大約需要10年時間。”
安全避孕任重道遠
對於如何安全有效的避孕,劉以訓院士説:“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可靠的方法來滿足各類人群的需要。我們提倡以人為本,就是對人負責。要找到一種避孕方式,沒有任何副作用,但有效性100%%,是非常困難的。我對於安全有效避孕的前景表示樂觀,但是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還是要一步一步解決。”
那麼,如果這些新型基因避孕産品問世,是否意味著可以拋棄其他的避孕方式呢?劉以訓院士解釋説:“國際上不可能只有一種避孕方法,這也是不可取的。因為避孕一定是按照每個人不同的情況,每個社會階層、每個地區不同的需要而採取不同的方法。比如避孕套是各方面都很適應的,絕對不會取消。多種避孕方法交替使用,一種用幾年,再換另外一種方法,這樣對人體産生的副反應更小一些。” (實習生 張雅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