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方遭遇雪災地區房屋倒塌,怎樣重建家園?有關專家獻計獻策,為災民雪中送炭。
在我國南方地區發生的這場50年不遇的雨雪冰凍災害使大量建築設施受損,因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達537.9億元。雪災過後,災區人民怎樣重建倒塌房屋?讓我們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説的。
南方建築物不堪重荷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胡必俊説:“之所以能夠造成如此巨大數量的建築物損害或倒塌,就是因為大量的冰凍雨雪壘積在建築物之上,已經超出了建築物自身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建築物不堪重負,就導致了災害的發生。”他認為,正是因為在南方,這種惡劣天氣極其罕見,人們在建造房屋及其他建築設施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天氣變化會給建築物帶來如此大的負荷。這樣一來,建築物自身的結構強度已經不能承受這樣的負擔,所以就發生了受損和倒塌。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結構研究所工程評估診治室主任陳瑜對胡必俊的觀點表示認同。陳瑜認為,我國南方建築和北方建築,在建造時的設計荷載標準是不同的。因為南方極少遇到像北方一樣極端惡劣的冰雪天氣,所以南方的建築在設計標準上,其荷載要求比北方的建築要低。這次南方長時間的雨雪冰凍天氣,造成大量冰凍雨雪壘積在建築物上,使得建築物的負荷過大,而建築物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於是就發生了災害。
除了建築物自身結構和荷載能力的因素,胡必俊還提出,南方建築物內,沒有很好地考慮到保溫問題,也是導致災害發生的一個原因。他認為,南方的建築物缺乏相應的保溫措施,一旦冰雪壘積在建築物上,很難消融,持續時間一長,建築物就會不堪重負而受損。
提高結構強度是關鍵
這次雪災,我國南方大量建築物受損,給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來防範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我們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胡必俊認為,最關鍵的還是要提高南方建築物的結構強度,從而提高建築物抗擊雨雪等極端天氣的能力。“我國北方建築的墻體比較厚,而南方建築的墻體就顯得單薄一些。面對這樣的極端雪災天氣,對建築材料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們可以用一些新的材料,在不增加重量的情況下,提高建築物自身的結構強度。”
陳瑜認為,應該提高建築物的設計標準,關鍵是要提高建築物的設計荷載標準。“建築的承載能力加大了,抗擊冰雪的能力就會增強。比如以前用20號型鋼,現在改用25號型鋼,加大了構件的截面,建築的承載能力就加大了。”同時,陳瑜還指出,這種標準的提高也應該是適當的,不能盲目地提高,還應考慮建築物建造的經濟性。
胡必俊在接受採訪時還提到,南方建築的保溫措施還有待改進。這次災害中,大量房屋建築中的水管管道被凍壞,就跟保溫措施不夠很有關係。他建議説,南方的水管管道應該埋得更深或者加保溫套等保溫措施,而且建築內的保暖設施也應該跟上,如採用空心磚、石膏板,採用密封性較好的門窗等。這樣不僅可以防止管道凍壞,還可以減少建築物屋頂的冰雪堆積,加速積雪融化,從而減輕建築物的負荷,減少甚至避免災害的發生。
設計必要的防護措施
在建築屋面的設計方面,胡必俊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於農村居民的住宅,墻體做厚,基礎打好是很重要的。在屋面的設計上,也要做到‘平’改‘坡’,儘量採用斜坡式。在北歐,因為天氣惡劣,積雪往往會很厚,他們的屋面設計也有採取尖頂式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冰雪堆積,從而減小負荷。”
另外,公共建築上的融雪措施也很重要。他説,對於橋梁、機場跑道等公共建築設施,可以在路面底部鋪設發熱電纜或電熱膜,需要時,通上電源,就可以加速路面積雪融化。“現在有一種塗料,專門用於清除街邊小廣告。涂上這種塗料後,廣告就貼不上去。我們也可以開發出一種産品,使建築上、電線塔、輸電設施和電線上的積雪粘不住、挂不上、凝固不了,這也不失是一種好的解決辦法。”
在建築物選址過程中,胡必俊建議説,儘量選擇地勢高、開闊的地方。在農村建房選址中,應該特別注意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當存在這些災害隱患時,一般應採取避讓的方式另選新址,否則,應採取必要的治理措施。
據了解,為了儘快地為受災農戶重建家園,湖南省懷化市建設、規劃部門專門為懷化受災農戶設計了若干套房屋重建方案。主樓底下是堂廳、餐廳、書房和衛生間,樓上是臥室;左廂房可以做廚房用,四面通風;耕地左側做糧倉用,後側建一個圈舍,從主樓北窗看過去,盡收眼底。還有建築用材料、費用計算表,用什麼材料能把房子造得既結實又省錢,還能通風,冬暖夏涼。這次專家設計的圖紙裏,所有房屋都採用“多挖一層地基”的做法,建兩層樓房,打三層地基。團市委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建築圖紙語言簡化放大,以張貼海報的形式擺放在村鎮重要信息發佈處公示。
此次受災比較嚴重的郴州市,居民住房倒塌8216間。為幫助災民重建家園,郴州市將採取災民自主建設為主,政府及社會幫建為輔的原則,對全倒戶住房重建,原則上設計為3間—4間磚瓦結構平房,建築面積一般為60—80平方米。(記者 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