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日是第20個世界艾滋病日。日前,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在世界艾滋病大會上發表報告稱,全球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呈現出低齡化趨勢。
今年12月1日是第20個世界艾滋病日。2007年和2008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均為“全民動員”,這一主題將繼續通過世界艾滋病日的口號“遏制艾滋,履行承諾”加以推廣。日前,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在世界艾滋病大會上發表報告稱,全球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呈現低齡化趨勢,15歲以下的約為250萬,各國政府和相關國際機構應給予足夠重視。
根據報告,截至2007年底,全球332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不到15歲的兒童及15歲—24歲的青少年分別為250萬人和1000萬人。報告指出,兒童感染艾滋病病毒主要是母親懷孕、分娩或哺乳期的病毒傳播所致。
警惕母嬰傳播艾滋病
眾所週知,母嬰傳播是艾滋病三種傳播途徑之一,HIV的母嬰傳播有三個渠道:子宮內、分娩與母乳喂養。在不進行干預的情況下,HIV母嬰傳播發生率通常在15%至50%之間波動。
一個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240萬感染HIV的婦女生育孩子,造成每年約80萬個新生兒感染HIV,HIV感染使得全球新生兒死亡率增加75%。因此,有效的母嬰阻斷方式是給母親在産前服藥、實施剖宮産以及産後全部改用人工喂養,杜絕母乳喂養。
一般認為,如果HIV陽性的母親在懷孕28周時就開始使用抗艾滋病病毒的藥物,在新生兒出生後,母親和孩子繼續用藥,是最為有效的干預方式。因為母嬰感染最易發生在分娩期間,越接近分娩,危險性越激增,而最危險的時刻就是在分娩時。簡言之,如果能用抗艾滋病病毒的藥物降低母親體內的病毒,孩子的感染幾率就會降低。
事實上,在母嬰阻斷具體實施過程中依舊難題不斷,而必須直面的困境是:首先,許多孕婦在尚未獲知自己被感染了HIV的情況下,就已經生下了孩子。國家973計劃艾滋病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張林琦主任表示,找到這些HIV陽性的懷孕母親是一個巨大難題。
其次,即便找尋到這些願意做艾滋病檢測的孕婦,等待檢測確認結果的過程依然漫長。專家看來,HIV陽性的孕婦即便到了分娩之前,如若及時進行藥物干預,依然能將艾滋病母嬰傳播幾率從30%降低至15%左右,因為最為關鍵的是降低母親體內的艾滋病病毒量。故而,早發現、早治療會帶來優質的阻斷效果。
對感染者不應有偏見
在清華大學艾滋病科學大會上,記者了解到,中國內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所佔的比例顯著增加,已經從1998年的7.1%上升到2008年的35%,10年間翻了5倍,其中近9成為育齡女性。
清華大學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與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在對320萬個艾滋病監測血樣進行分析發現:雲南省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比例,已經從1989年的100%降至2006年的40%;而由異性性行為傳播的比例顯著增長至37.5%。艾滋病過去只在吸毒者和賣血者等高危人群中傳播,今天則正在通過性接觸快速傳播。專家認為,中國艾滋病已出現從高危人群蔓延至普通人群的趨勢,造成感染率急劇上升。
最近,由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全球企業抗艾滋病、結核和瘧疾聯合會資助、中國人民大學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在中國,存在著對艾滋病的嚴重歧視和普遍誤解。在這份調查報告中記者發現:有30%的受訪者認為感染艾滋病的兒童不應該和未感染的兒童上同一所學校;約65%的受訪者不願意與艾滋病感染者住在一起;而48%的人不願意與艾滋病感染者一起進餐。
偏見和歧視不僅僅影響著艾滋病感染者的正常社會生活,也極大地影響著艾滋病預防的有效開展。同時,由於偏見和歧視,使人們害怕與艾滋病這一話題有任何聯絡,這大大限制了人們主動獲取相關信息。
艾滋病完全可以預防
記者從2007年全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會議上獲悉:全國目前驗收合格的艾滋病篩查實驗室6066個,確證實驗室165個,CD4檢測實驗室163個,病毒載量檢測實驗室94個;近80%的縣級及以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具備了艾滋病毒抗體初篩能力。
全國已經初步建立了HIV耐藥基因序列庫,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艾滋病檢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體系。到2007年9月底,31個省(區、市)均已開展抗病毒治療工作,共覆蓋1154個縣,接受免費治療的病人共37497人;接受治療的艾滋病兒童累計共771名。艾滋病自願諮詢檢測服務已覆蓋全國,共有諮詢檢測點4293個,比去年增加1256個。安全套推廣項目覆蓋縣從1327個縣區增加到1874個。全國批准的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512個,較去年新增了192個。
正如中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長郝陽指出,隨著艾滋病的迅速蔓延,艾滋病防治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要公共衛生和社會熱點問題,儘管目前仍無有效治療藥物,但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預防艾滋病傳播的最有效方法。醫學界普遍認為,採用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能延緩病情進展,延長患者生命。(記者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