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良機,勿失‘天機’。”7月22日,對於我國500年一遇的觀測日全食的良好“天機”,國內天文學家們都如此感嘆。這是本世紀最壯觀的日全食,其掩食帶之寬、時間之長、經過地區人口之多,實屬罕見。
然而在關注最佳觀測點、觀測設備等消息時,您是否也知道日全食最基本的一些知識?
為什麼日全食總是在不同地方出現?
此次日全食的可觀測範圍,涵蓋了我國長江中下游和南亞各國的許多大中城市及人口稠密地帶。而2008年8月1日的上一次日全食,在我國的合適觀測帶卻只有少數西北偏遠地區。
眾所週知,日食是因為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芒。日食發生時,被月球擋住陽光的區域在月地之間形成一個陰影“圓錐”,地球表面擦過它的部分才能看到日全食。由於日月軌道所限,地表能切到“圓錐”的最大截面,直徑也不到270千米,隨著地球自轉掃過狹窄的一條能看到日全食的地帶。每次日全食發生時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和角度不同,月影“圓錐”也就掃在地球上的不同地點。
雖然日全食並不像彗星、流星雨那樣週期動輒千百年,但對某一地區而言,眼下媒體商家大力渲染的“數百年一遇”並不誇張。
為什麼每次觀測範圍和持續時間都不一樣?
7月22日的日全食將持續6分39秒(在我國境內最長5分55秒),我國能看到日全食的地帶寬約250千米,將是本世紀我國境內持續時間最長、涉及人口最多的一次。
月球繞地和地球繞日的公轉軌道都是橢圓形,地月、日地距離也總是不斷變化。太陽直徑約是月球的400倍,因此只有日月軌道“相會”且日地距離至少達到日月距離400倍時月球才能完全遮擋太陽直射地球的光芒,形成日全食。此次日全食來臨時,太陽位於遠地點附近,月球則剛通過近地點,月球陰影在地球上掃過的區域也較寬。而地球表面八成以上都是海洋和人煙稀少的地區,此次月影掃過人口稠密地帶實屬難得。
月球繞地的公轉角速度遠高於地球繞日,因此月影在地球表面的移動速度很快,在赤道地區約1800千米/時,到兩極附近高達8000千米/時,因此發生在赤道的日全食最高可持續7分鐘40秒左右,而在中高緯度地區則只有幾分鐘,到兩極則完全看不到日全食。
是不是每次日食發生時都能看到日全食?
不是。每次日食發生時日地、月地距離各不相同,當月地距離較大時月影“圓錐”的頂點就不能到達地球,此時在地球表面只能有一小條區域觀看到日環食,兩側的部分區域看到日偏食;又因為日月軌道平面之間有5度左右的夾角,也可能在日月“會合”時離軌道平面的交點仍較遠,造成“圓錐”頂點與地球不在一條直線上,地球表面最多只能看到日偏食。
為什麼日全食比月全食似乎更少見?
就全球發生次數而言,一年內的日食其實比月食更多。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各自運行的軌跡每隔半年會有一次“相交”,可能發生日食的時間段(日食季)還比發生月食的時間段(月食季)更長。一年內可能一次月食都沒有,日食卻必有兩到五次,全球範圍內日全食平均每1.5年也會有一次。然而月食一旦發生,處在黑夜中的半個地球都能看到,月全食長達幾十分鐘乃至幾小時,可觀測範圍和持續時間遠大於日全食,所以在同一地點被看到的幾率更高。
為什麼在同一地區,每兩次日全食的間隔時間並不一致?
此次作為最佳觀測區域的我國長江中下游,上一次日全食是在434年前的1575年,而下一次將在300年後的2309年。
古代天文觀測者曾總結出,在同一地點223個月相變化週期和太陽19次經過日月軌道交點的時間基本一致,形成一個長約18年的週期,此後人們又提出了其他更完善的週期。由於觀測原因對日月變化週期只能以整數計算,但這兩者的長度並不完全相等。加之地球自轉的影響,相隔一個週期的兩次日食往往不會發生在相同地點,也不一定都是日全食或日偏食,日全食回到同一地點所需要的時間就更不固定了。不過,天文學家通過嚴格的推算,仍可以準確預測某地下一次出現日全食的時間。
日全食持續期間內,可能會對地面産生哪些影響?
與陰雨天雲層遮住太陽不同,日全食發生時隨著月球遮擋住太陽輻射,大氣層高處的電離層也會發生一些相應變化。這暫時會對信號需經過電離層反射的無線電中波、短波通信造成一定干擾,使用超短波的調頻廣播、手機、無線上網等則不受影響。不過,對整個地球磁場而言,這種影響還是微小的。
另外,2008年8月1日的日全食,新疆伊吾觀測點的氣溫下降了8攝氏度左右,許多觀測者也感到身邊一下子變涼了。此次日食主要出現在長江中下游這樣夏季市區晝夜溫差一般不超過5攝氏度的地方,又是在升溫期間的上午發生,日食造成的降溫不會很大。
為什麼日全食發生時的幾分鐘內,可以用肉眼直視太陽?
除了太陽完全被月球遮住的全食幾分鐘,用肉眼可以直接觀賞日全食外,其餘時間切不可用肉眼直接觀測太陽,更不可用缺少太陽專門濾光片的望遠鏡觀看太陽。在達到全食的幾分鐘期間,太陽最明亮的光球層被完全遮蔽,此時可直接用肉眼或望遠鏡觀測太陽,並欣賞天空中展露出的日冕和繁星。
相機或攝像機此時也應摘下濾光片,否則只會拍到一團漆黑。但全食持續時間非常短,很快會回到偏食狀態,即便只露出一小部分的光球也足以亮到傷害人眼及攝影器械。因此在觀測時仍需事先準備好日食觀測眼鏡、鏡頭濾光片等,並把握好全食出現的時間。
為什麼説不看日全食是“終身遺憾”?
許多親身觀賞過日全食的人都認為,親眼目睹天空變黑、紅日當空變成滿天星斗的奇觀,這種現場的震撼是任何照片、影像都難以替代的。貝利珠、日冕、日珥等平時難得一見的景象,更是令天文愛好者們著迷,平時對天文不感興趣的普通人也會平添幾分好奇。
住在長江中下游、能在家門口觀賞日全食固然是人生奇遇,而對我國北方和嶺南許多此次無緣前去一睹日全食風采的人來説,如果確實對此有濃厚興趣和出外旅遊的條件,也可以加入日食“全球追蹤者”的行列,平均一年半一次的等待也不算長。(記者 董子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