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氣象科普:“五一”將近為何寒意不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28日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統計顯示,2009年11月以來,我國東北華北地區氣溫偏低已持續了近6個月,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8℃,創1978年以來同期溫度最低紀錄。持續低溫對春播、春耕等造成嚴重影響。寒意為何遲遲不去?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

    北方入春時間偏晚,不少地區還沒有入春

    近日,冷空氣持續影響我國北方地區。據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27日夜間到29日白天,東北東部、黃淮、江淮、江南東北部等地氣溫將下降4—6℃,局地降溫可達8℃。

    據專家介紹,我國全國範圍的春季為每年的3月—5月,不過每個地區入春的具體時間並不相同。在氣象學中,一個地區連續5天平均氣溫超過10℃,就意味著春天已經到來。

    以北京為例,4月8日,北京達到連續5天日均氣溫超過10℃的入春“及格線”,跨入春天。在氣象學上將這5日的第一天(今年是4月4日)定為這一年北京的入春時間。

    由於冷空氣頻繁襲擾,東北華北一些地區今年不僅入春時間晚,而且氣溫始終徘徊不前,甚至不時遭遇寒風暴雪、低溫陰雨的侵襲。目前,還有不少地區沒有跨入春天的門檻。

    北極偏暖,冷空氣主體位置較常年偏南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肖子牛介紹説,自去年年底開始,東北華北就出現了氣溫偏低的現象。2009年11月以來,東北華北出現了1971年以來罕見低溫,並已經持續了近6個月。

    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4月20日,東北、華北平均氣溫(-8.0℃)比常年同期偏低1.8℃,為1978年以來同期最低。

    國家氣候中心分析認為,造成我國東北、華北冬春持續低溫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去年入冬以來北極冷空氣大範圍持續向南侵襲,同時東部水汽向北輸送條件好,易造成我國北方暴風雪頻發;

    再一個是,入冬以來北極地區一直維持偏暖狀態,冷空氣主要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堆積,其主體位置較常年偏南,易於向南擴展,亞洲冬季風偏強,冷空氣活動頻繁,但冷空氣路徑相對偏東,給華北、東北帶來頻繁降溫過程。  

    全國冷熱不均,西南部分地區氣溫偏高1—2℃

    “實際上,近幾個月來,我國氣溫並非普遍偏低,而是冷熱並存,差異明顯。全球範圍來看,也是這樣。”肖子牛説。

    2009年11月以來,在我國東北華北地區氣溫偏低的同時,青藏高原大部、新疆南部、四川南部、雲南大部、貴州西南部、廣西西部氣溫卻偏高1—2℃。西藏平均氣溫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雲南為次高值。

    從全球範圍看,一方面,北半球一些國家降雪偏早、入冬提前,歐美暴雪低溫災害頻繁發生;另一方面,非洲中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大部、澳大利亞西南部、亞洲南部等地氣溫卻偏高:熱浪襲擊印度和巴西,印度氣溫創下了47℃的歷史紀錄;東南亞及湄公河流域、拉美和大洋洲等多國乾旱肆虐。在加拿大東部、格陵蘭島、非洲北部以及中東地區,冬季的地表溫度為近10年來最高。

    “極端的冷事件和熱事件是全球變暖背景下氣候變率增大、氣候波動幅度增加的反映。”肖子牛表示。

    變暖趨勢未變,氣候“變率”顯現增大趨勢

    全球範圍的這些寒冷事件,是否意味著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趨於結束?

    肖子牛説,“極端低溫天氣氣候事件”和“全球氣候變暖”是兩個時間尺度上的概念。全球變暖指的是氣候系統的長期變化。即使出現冷事件,也不會改變全球氣候長期變暖的趨勢。

    從氣候長期平均值的變化上來看,全球的年平均氣溫在過去的100年內升高了0.74℃,我國的年平均氣溫則在過去的100年內上升了1.1℃。

    專家認為,除了溫度的變化以外,氣候系統的其它要素,如水圈的海表面溫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冰雪圈的北半球大陸積雪和北極海冰面積的減少等,都是和全球地表氣溫的變暖相一致的。

    肖子牛説,“全球氣候變暖除了體現在氣候要素的長期平均值的變化(如溫度升高)外,氣候要素的發生頻率、強度等也會改變。也就是説,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氣候的‘變率’顯現出增大的趨勢。”

 
 
 相關鏈結
· 氣象科普:專家詳解近期沙塵天氣成因
· 氣象科普:3月中旬以來沙塵天氣為何集中發生
· 氣象科普:降雪量與降雪深度不是一回事
· 氣象科普:全球氣候變化趨勢是否有所改變?
· 氣象科普:人工增雨降溫解暑的機率和範圍很小
· 氣象科普:雷電發生的頻率特性及危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