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強烈地震及海嘯災害中,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機組相繼發生氫氣爆炸,事故引發的放射性物質泄漏問題再一次受到全球關注。
據調查表明,日本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受嚴重輻射地區居民的白血病發病率是未受輻射地區的17—30倍。爆炸後3年,白血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5—7年時達到高峰。
是否受到過核輻射的人都會誘發白血病?輻射引起的白血病能否治愈呢?筆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請專家介紹如何避免輻射、維護自身健康。
輻射是否為白血病誘發病因
“白血病發病的病因像其他腫瘤一樣,目前還是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有些東西可能會誘發白血病,比如長期接受一些輻射、接受具有放射性質的東西,以及環境的污染、某些化學品的接觸、異常病毒的感染和遺傳因素等,這些都可能是誘發白血病的因素。”空軍總醫院血液病研究中心主任王恒湘醫生解釋道,“輻射是可能誘發白血病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現在一般情況下放射源管理比較嚴格,防護措施比較到位,所以近年來因為輻射引發的白血病也不是那麼多。”
國家衛生部核事故應急中心第三臨床部放射病治療科主任、全軍放射病中心副主任、解放軍307醫院血液科余長林教授告訴筆者,輻射導致白血病或其它腫瘤是具有隨機效應的,並不一定會發生,發生的概率其實很低,當然,發生的概率隨受到輻射劑量的增加而升高。
針對目前日本地震引發核爆炸造成的放射性物質洩露問題,余長林表示,“對於日本來講,這次事故的危害可能主要並不在於外照射,而在於對核電站周邊環境造成的核污染,這首先可能會導致受到污染的土地、包括該範圍內的建築等各種設施在今後幾十年內無法再利用。大眾真正應注意的是防止污染,尤其是室內污染。在衣服、皮膚出現外污染的情況下,脫去污染衣物就能消除90%以上的外污染,經過進一步洗消處理,外污染基本可消除;如果放射性物質通過呼吸、消化道、傷口進入人體內則造成內污染的話,可能會對人體産生不同程度的損害。”不過,余長林也表示,日本這次的爆炸遠沒有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那麼嚴重,人們也無需恐慌。
放射性物質如何引發白血病
“有的時候放射性物質可能會引發再生性障礙貧血,其表現為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貧血等。輻射的影響一般來説是緩慢的,但假如一次性接觸高劑量的輻射,也有可能在1—2周內血象很快、大幅度地降低,即出現所謂的‘放射病’,引起全血象低和骨髓空虛,表現為發燒和出血等症狀。”王恒湘解釋,“因為這種射線會對骨髓的造血系統造成嚴重殺傷。”
“輻射引起的白血病跟其他原因導致的白血病症狀一樣,主要表現為骨頭疼痛、發燒、貧血、面色蒼白、感染等,而到了末期的話主要是發燒、感染、無法控制地腦出血或是全身出血等。”余長林解釋道。
輻射引起的白血病能否治愈
那麼由輻射引發的白血病到底能否治愈呢?
“輻射誘發的白血病多數是急性白血病,”余長林説,“核輻射導致的白血病屬於繼發性白血病,我治療過這樣的病人,常規化療等治療難度較大,需要通過進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挽救生命”。
王恒湘表示,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白血病,在沒有得到及時恰當治療的情況下,如果為急性白血病,那麼病情發展會很快,一般很難活過半年。慢性白血病中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則會有3—4年的慢性期,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會更慢一些。
“輻射引起的再生性障礙貧血中,有的超過一定劑量便會成為不可逆的損傷,這種情況下,緊急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可能是挽救造血系統的一種辦法。而一般情況下的白血病患者,通過有效骨髓移植大概能有70%—80%的人能夠長期存活。”王恒湘建議,若是患上了白血病,要儘早找正規的專科醫院進行治療,大部分病人通過正規的治療,尤其是通過做骨髓移植是可以治愈的。
有效預防遠離放射污染源
余長林提醒,要防止放射性物質引發血液病,應儘量遠離放射源,如醫院對腫瘤病人進行放射治療的儀器、工業探傷應用的放射源、戰爭遺留的放射性武器以及一些有害物質如苯等,還應學會識別國際通用的放射性三葉形標誌,以便及時避開。而對於百姓日常生活中接觸的電腦、手機等産生的輻射,他認為在安全範圍之內,並不會對人體構成太大威脅,但平時還是應該注意保護自己,如可以購買專門的屏幕保護膜、防輻射玻璃等。
由於慢性中毒也是引發白血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建議長期接觸有害物質的工作人員應該做好防護措施並定期檢查,而百姓在裝修房屋時也應該嚴格注意檢測裝修材料,保證不含射線才能應用。(實習生 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