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汶川。電視上正在播放節目,突然,一排小字出現了:“溫馨提示,青川縣正在發生輕微地震,汶川無震感。汶川縣防震減災局,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介紹,汶川電視臺安裝了一套電視地震預警接收服務器,可以接受由成都高新減災地震預警系統所發出的預警信息。只要在汶川2萬多平方公里余震地區發生地震,系統都可以發送預警信息到汶川電視臺播放的各個頻道當中。
地震預警與預報有區別
究竟什麼是地震預警呢?專家指出,“地震預警”是在地震已經發生,搶在嚴重災難尚未形成之前發出警報,從而縮短反應時間,採取緊急措施來減少人員傷亡以及由地震引起的高鐵、地鐵、輸油氣、燃氣管線、化工廠和核設施等重點工程的次生災害。而“地震預報”是對尚未發生的可能地震事件提前發出通知。王暾説:“地震預報在全世界範圍內仍是一大難題,但地震預警是完全可行的。地震預警技術的核心就是利用地震波和電波的時間差發出警報。”
防災科技學院教授、綜合減災研究所所長任魯川告訴筆者:“其實地震預警的原理很簡單,就是與地震波打時間差。利用地震縱波比橫波快,以及電波比地震縱波更快得多的原理來贏取報警的時間。”
王暾舉例説,14日中午青川發生輕微地震後,部署在青川的地震預警試驗臺網捕捉到信號,並在地震發生第5秒發出預警,第9秒就在汶川的電視屏幕上播出。而地震波從青川到汶川大約需要50秒時間,電視預警信息無疑為當地居民搶出了約40秒的反應時間。“如果發生強烈地震,這幾十秒時間是可以救命的。”
據介紹,這套系統自2011年6月7日使用以來,布設在2萬餘平方公里的汶川余震區域,已對布設區域內實地發生的130次余震實現了成功預警。
手機軟體依託地震預警系統
筆者從蘋果APP商店搜索引擎中鍵入“地震預警”進行搜索,同時跳出很多相關軟體。但只有這款“地震預警警報”軟體是可以免費下載的。筆者下載並對此軟體進行了測試操作,發現只要輸入申請好的用戶名和密碼,就能獲取四川成都、汶川、北川、茂縣等八個縣市的地震信息。可以選擇“預設位置”,同時還設置了烈度選擇等選項。不過預警範圍僅限于四川部分區域。此軟體也設置了GPS與經緯度雙向定位,為了確保GPS未開啟時手機用戶也能接收到預警提示。
手機預警,憑一款“神奇”的軟體能做到地震預警嗎?王暾解釋説:“‘地震預警警報’軟體安裝于智慧手機上,便成為了手持式的地震預警接收終端。而該終端之所以能夠進行地震預警警報,是依託于我所研製的地震預警系統來實現的。僅憑手機應用軟體是不可能進行預警的。”
地震預警系統是由地震預警監測儀、預警中心和預警接收終端組成。當地震發生時,地震預警監測儀捕獲到地震波後傳送到預警中心,經過中心的分析處理,就可以通過預警接收終端(如安裝了預警接收軟體的智慧手機、計算機或專用地震預警接收服務器等)接收地震預警警報。而地震預警範圍大小取決於預警監測臺網的建設。
如果遇到特大地震,地震預警檢測儀出現問題或中斷連接,此軟體是否還有作用呢?還有其他備用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如果地震使檢測儀出現問題或中斷連接,不能及時向預警中心上傳地震波數據,此軟體不會再發出預警信息。為了避免此類情況,我們的地震預警檢測儀有三種通信方式與預警中心保持通信,包括GPRS、TCP/IP以及北斗衛星等,如果出現意外情況讓某種通訊方式出現故障中斷,其他的通訊方式可以繼續傳送數據,保持整個系統正常運行。需要指出的是,在地震發生的時候,地震預警檢測儀會事先捕獲到破壞性較小的地震縱波,並立即向預警服務中心上傳數據,保持整個系統正常運行。另外,在同一區域,有多個地震預警監測儀對地震活動情況進行監測,當某一個監測儀出現故障或通訊中斷時,其他的監測儀還可繼續工作,與預警中心保持正常的數據傳送,從而進一步保證系統的可靠性。”王暾解答道。
如果通過專用地震預警接收服務器或GPRS網絡來接收預警信息,在地震發生10秒內就可收到預警信息。“此款軟體的優勢,除了可以在地震發生後數秒內提供地震的震中位置、發震時刻、震級、烈度和破壞性地震波到達本地時間等信息以外,還對破壞性地震波到達本地時間以倒計時的方式進行語音播報。”王暾補充道。
地震預警還有待發展
地震預警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指出:到2020年,建成覆蓋我國大陸及海域的立體地震監測網絡和較為完善的預警系統。
在地震發生時,時間就是生命。據計算,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減少39%;如果預警時間為20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63%。
據了解,地震預警系統只對距離震源50公里至200公里的範圍有效。對於50公里以內的地區,即使發出預警人們也可能來不及反應,而對於三四百公里以外的地區,地震産生的破壞可能又並不嚴重,沒有必要發出預警。
任魯川表示,我國地震預警仍處於起步階段,還需要建立相關法律和實施標準,還需要摸索與實踐。如果發生錯誤的預警信號,從而導致的後果也極其嚴重。國家政府是鼓勵各個地方去發展研究的,但對科學研究成果的認定和應用,需要由國家和政府權威機構來管制和驗證。
地震預警,特別是早期預警,仍然是世界性難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人們期待著地震預警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造福於人類。(實習生 呂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