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肺癌的發病在全球呈現迅速上升的趨勢,死亡率在居惡性腫瘤首位。據衛生部提供的第三次全國人口死因調查的數字顯示,肺癌死亡率在過去的30年增加了465%,城市居民癌症死亡居首位,在農村居民死亡排名中,惡性腫瘤居第二位。
“就全國而言,每4—5個死亡的人群中就有一個是死於惡性腫瘤,而在惡性腫瘤裏每3—4個死亡人群中就有一個是死於肺癌。”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在男性惡性腫瘤患者中這種比例已經達到了27%,女性當中達到了20%。
吸煙是引發肺癌的主要元兇
支修益強調,肺癌死亡率快速上升,造成這一悲劇的主要元兇就是吸煙。據統計,男性肺癌的85%和女性肺癌的20%都歸因于吸煙。統計顯示,北京市成年男性的吸煙率為58.6%,女性為5.7%。如果中國目前的吸煙狀況不變,那麼現在29歲以內的男性到2050年,將有近1億人在中年或老年時因吸煙而死亡。
不僅如此,被動吸煙也已經被證實是非吸煙者患肺癌的一個重要原因。被動吸煙對婦女和兒童造成的傷害尤其大,丈夫吸煙,妻子患肺癌危險增加30%。因此,戒煙是既有利於自己,也有利於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的舉動。支修益表示,戒煙1—2年後,呼吸道上皮細胞的不典型增生便有向正常細胞逆轉的趨勢,戒煙5年後,肺癌的發病率明顯下降,15年後就會和從不吸煙人群肺癌發病率相倣。
“目前,國家正在啟動肺癌篩查計劃。”支修益透露,北京屬於肺癌高發地區,今年已啟動了肺癌篩查計劃,45歲以上、每日吸煙超過20支,煙齡超過20年都屬於肺癌高危人群,被列入篩查項目。
“吸煙煙齡20年以上的,20歲以下開始吸煙的,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只要滿足其中兩條,就屬於肺癌的高危人群。此外,有的煙民習慣一支接一支抽,一支香煙吸到不能再短時才扔掉;有的人吸煙時吸得非常深,大部分煙都吸入了肺部;還有的人患有慢性支氣管炎,但仍然“堅持”吸煙,這些行為都是非常有害的。”支修益建議,凡40歲以上、每日吸煙20支以上或吸煙指數(每日吸煙支數×吸煙年限)大於400、有肺癌家族史者、肺癌發病率高的職業或工種的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痰細胞學和胸部X線檢查,有條件的地區應對肺癌高危人群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
油煙和肺癌發生有明顯關係
廚房油煙和婦女肺癌的發生有明顯關係,常在廚房做飯者比不常做飯者肺癌死亡率高出近一倍。支修益説,究其原因多半是烹飪方式和飲食習慣造成,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廚房油煙已成為了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隱形殺手。
據上海一項長達5年的肺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中青年女性長期在廚房做飯時接觸高溫油煙,會使肺癌的危險性增加2—3倍。支修益再三強調:“女性要遠離肺癌,就應從遠離廚房的油煙做起。改進廚房通風設備,改變烹飪習慣,最根本的目的是減少油煙在廚房中的停留時間。”此外,炒菜時的油溫也要有所控制,盡可能不超過200°C(以油鍋冒煙為極限),多使用微波爐、電飯煲、電烤爐等廚房電器産品,儘量避免油煙的損害。並且在飲食上應注意多攝入含維生素A、胡蘿蔔素的蔬菜和水果等。
此外,專家表示,防癌要做到四不吃。少吃油煎炸食品、不吃或少吃燒烤食品、不吃發黴糧食、不吃或少吃腌制食品。
科學抗癌做到“三早”
如今,“談癌色變”“不治之症”的概念已經是過去時了。“50%以上的癌症患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石遠凱教授介紹説,“談癌色變”已是過去時了,因為癌症實際上是一個可防、可治的疾病。
石遠凱解釋,雖然遺傳因素在癌症的發生過程中確實起一定的作用,但目前認為,癌症的“遺傳”只是得癌症的機會比普通人大些而已,不一定就會患上癌症。增強防癌意識,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並在早期採取正確診療措施,50%以上的癌症病人都可以長期存活甚至得到根治。
對腫瘤發病高危人群,早期進行篩查至關重要。石遠凱介紹説,腫瘤防治要通過三級預防來實現:
一級預防: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致癌因素的影響。比如摒棄吸煙、酗酒、過勞等生活方式,合理飲食,鍛鍊身體,治理環境污染等。通過一級預防可減少或延緩癌症的發生與發展。
二級預防:即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普及癌症的相關科普知識,使人人對癌症有警惕性及相應的知識,定期體檢,發現症狀立刻就診。其中,目前最先進的腫瘤篩查診斷設備——PET/CT作為本世紀一項偉大的醫學發明,在腫瘤的診療過程中已經彰顯出其卓越的性能。
三級預防:治療所有的癌症病人。這所有的病人當然應該包括晚期患者,現在的醫學已經能夠達到爭取最佳療效,避免復發和加速康復的作用。即便對晚期病人也可以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一旦確診腫瘤,綜合治療可大幅提高治愈率。”石遠凱指出,腫瘤治療已經逐漸進入了綜合治療的時代,單一的治療方法已經被摒棄。綜合治療是根據惡性腫瘤的類型、性質、病期和發展趨勢,合理、有計劃地將現有的幾種治療手段聯合應用的治療策略。這需要多學科協作共同制定綜合治療方案,有計劃分頭實施,避免了盲目無計劃性治療和過度治療,可大幅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並改善其生活質量。(記者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