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12月6日專電(記者 徐揚)12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到了大雪節氣,黃河流域天氣更加寒冷,雪下得要比“小雪”節氣大了、多了;而且開始出現“積雪”,所以稱為“大雪”。
氣象學者王達文説,在遼寧,到了“大雪”節氣,就進入了終日零攝氏度以下的隆冬時節了。大風雪天氣增多,積雪難融,河流封凍,諺語説的“大雪封河”就説明了這一氣候特徵。
自12月3日遼寧遭遇一場暴雪過後,氣溫直線下降。在瀋陽,每日最高溫度只有-8攝氏度,最低溫度降至-21攝氏度。
王達文説,進入“大雪”節氣後,冬天氣候就覆蓋了我國大部分疆域。從我國最北端入冬的那一天算起,到最南端入冬要經歷3個月的漫長時間。此時,嶺南和兩廣內陸才感到冬意,而東北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了。
頻繁而至的降雪對出行造成了很大影響,對百姓健康也有利有弊。《本草綱目》記載,雪水能解毒,治瘟疫。民間有用雪水治療火燙傷、凍傷的單方。但積雪可將90%的紫外線反射回地表面,由於積雪的作用,人體將遭受紫外線的雙重輻射,這就不亞於夏季的海灘。因此,冬天長時間在雪地無防護的活動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無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