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絕大多數的家長已經意識到接種疫苗的重要性,但一些準媽媽、新媽媽對於疫苗接種的相關知識還不甚了解,加之一些接種點總是向家長推銷收費疫苗、進口疫苗,導致家長對預防接種産生抵觸情緒。在第28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即將來臨之際,如何科學為孩子接種疫苗,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預防接種建立疾病免疫屏障
預防接種工作是各國預防控制傳染病最主要的手段。據衛生計生委統計,實施乙肝疫苗接種後,我國5歲以下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已降到1%以下,脊髓灰質炎(脊灰)因疫苗接種,發病率下降了99%。因此,針對兒童的預防接種是每個家庭必須承擔的責任。
在由全國心繫系列活動組委會主辦、賽諾菲巴斯德公司支持的“心繫新生命——問候生命”2013年度科學育兒工程宣教活動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醫師張峰教授表示,疫苗對人體而言是一種異體或大分子物質,在注射進人體後,通過誘導人體免疫系統,産生對特定疾病免疫力的同時,也可能會發生一些除正常免疫反應以外的其他不利於機體的反應,稱之為“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實際上,每種疫苗都有一個副反應率,即使按規範接種,接種部位準確,人的免疫力和體質都沒問題,也會有少數人出現副反應。
“從目前的生物技術水平來講,預防接種不良反應是我們為了在人群中建立相應的針對某種疾病的免疫屏障而要付出的一個代價。”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與應急反應辦公室主任馮子健指出,一方面疫苗保護了人群健康,另一方面因為個體差異的原因,它可能會使極少數受種者發生異常反應。但這個比例是非常低的,産生嚴重異常反應的情況更為少見。因此,家長應該科學對待接種後不良反應。
疫苗既不能漏打也不可重打
目前我國疫苗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有義務按照國家規定程序接種的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減毒活疫苗、麻疹疫苗等。主要適合7歲以下的所有兒童,也包括7歲以上從未接種過疫苗的超齡兒童接種。
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並自願接種的疫苗,接種原則是“知情、自願、有償”。二類疫苗是一類疫苗的重要補充,適當選擇一些二類疫苗可以帶給寶寶更加完善的健康保障。
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所所長吳疆指出,疫苗接種,既不能漏打,也不可重打。由於計劃內免疫所涉及的傳染病具有發病率高,傳染性極強,致死率、致殘率極高的特點,為了兒童的健康成長,家長應及時帶孩子按要求接種各種一類疫苗,當前國家要求入學、入托時對學生接種證進行查驗,須妥善保管預防接種證,以備查驗。至於二類疫苗,家長則要根據孩子自身情況、家庭的經濟情況、孩子的生活環境等綜合考慮,理智選擇。
“任何疫苗的防護都不是百分之百的,疫苗並不是接種越多就越好,指望打了疫苗就可以不生病,那顯然是不現實的。”張峰強調指出,當孩子身體有恙時,應在接種前主動向醫生説明,確認是否可以接種。如接種的部位有嚴重皮炎、濕疹,或是正在發燒、體溫超過37.5度的兒童,應待這些疾病治愈後接種。有疫苗接種過敏史及哮喘史的兒童須慎重接種。同時,為減少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的發生,家長應提高安全意識,進行疫苗接種時一定要到有資質的預防接種門診。
應理性看待進口疫苗
很多家長認為進口疫苗價格較國産貴,因此,進口疫苗就比國産疫苗安全可靠?收費疫苗安全性可能更好?對此,吳疆表示,疫苗作為特殊藥品,研發、儲存、運輸、使用、定價、管理,都必須嚴格遵守國家藥品法律法規。不管是國産還是進口疫苗,免費還是收費疫苗,都符合國家標準,安全有效。
據介紹,國家對每一批次的疫苗都要進行檢定,檢定合格了,衛生部門也要索要批簽的證書才會使用。“在這個過程當中,國家並沒有説因為是進口疫苗標準嚴格一些;對國産疫苗標準給松一點。所以大家沒必要區分是進口疫苗還是國産疫苗,對它的安全性、有效性都是唯一的一個標準,就是看它的基本結果。”吳疆説。
他同時指出,國産疫苗與進口疫苗在實際使用中確實也有一些區別,比如部分進口疫苗保護時間更長一些,實際有效率更高一些,假如國産水痘疫苗可以使80%以上的孩子産生抗體,有的進口疫苗可以使90%的孩子産生抗體。所以在選擇二類疫苗時,家長可以自主選擇。
“有一些小寶寶在半歲之內母傳抗體水平還比較好的時候就很容易生病,反復感冒、腹瀉、吐奶嚴重、肺部感染以及嚴重的濕疹等等,這些孩子就屬於體質比較弱的孩子。”張峰認為,對於體質較弱或有特殊疾病的嬰幼兒,接種疫苗減少疾病風險是尤其重要的,因為這樣的孩子患病的危害可能更為嚴重。
張峰提醒説,孩子接種疫苗前後,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的護理。一般在接種前,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平衡膳食,還要特別注意在接種前一個星期別讓孩子感冒了。另外,在這一週裏也不要給孩子用抗生素。接種之後,要注意給孩子提供清淡的飲食,不要吃刺激性特別強的食物,比如辣椒、蔥、姜、蒜等。海産品、雞蛋也要儘量少吃。此外,接種以後24小時之內最好不要給孩子洗澡。(記者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