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9清明節專題>> 風俗習慣
 
清明節不僅限于掃墓 還包括豐富的春日娛樂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18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鄭州3月27日電(記者桂娟 桂濤)在中國即將迎來第一個擁有三天法定假日的清明節之際,著名民俗學家、河南大學教授高有鵬説,清明節的內容並不僅僅是去掃墓,還包括豐富多彩的春日娛樂。謳歌春天,盡情歡樂,保持身心健康,也是清明節的重要內涵。

    高有鵬曾經提出保衛春節、保護民族傳統文化。他説,記取祖先的辛苦,緬懷前輩的功德,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但如果僅僅去掃墓,清明節的意義,實際上是在被消解。

    高有鵬認為,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不能片面化,完整而生動地恢復與重構民族節日系統,才能使傳統節日更加具有積極意義。而復興民族傳統文化,重構民族節日系統,應該尊重“禮失求諸野”的文化發展規律,從重視民俗活動開始。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插柳”“清明戴柳”,這些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提醒人們合理安排農時,不忘尊重自然,不忘尊重他人,更是提醒人們要常懷報恩之心。清明的相關傳説,豐富了節日的內容,並使傳統不斷獲得廣泛持久的社會支持。

    關於三天假期如何度過,高有鵬建議説,人們可以走進陵園去悼念故人,祭祀先賢先烈,也可以自由選擇體驗快樂的方式,因為清明是春天的節日,領會春光的美麗與幸福,是清明的實質意義。

    “沒有快樂,節日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他説,“我們可以去郊遊,去體驗野外生存,感受大自然的靜謐與清新,去演習‘仲春之月男女相會’,去做騎馬射箭、模倣播種、模倣狩獵的遊戲,還可以去戴柳、插柳、放風箏、歌唱、跳舞,體會各種親近大自然的嬉戲樂趣。總之,走出斗室,走進大自然,讓身體受到鍛鍊,讓靈魂受到洗禮,讓心胸更加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