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服務信息>> 生活
 
 
大連市構建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體系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8日   來源:遼寧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多年來,大連市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方針,積極探索社會救助工作規律,逐步構建起以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主體,衛生醫療、基礎教育、困難住房、冬季取暖、救災救濟、突發性事件救助等專項救助為補充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城鄉低保人數由制度建立初期的3000人逐步擴大到目前的12萬人,年救助資金支出由380萬元提高到近2億元。1996年以來,在確保困難居民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大連市圍繞城鄉困難居民需求強烈、工作難度較大的醫療救助問題,以困難居民需求為導向,以破解救助難題為動力,以制度機制建設為載體,深入實踐,探索創新,逐步構建起順應困難居民需求的城鄉醫療救助體系,使大連市城鄉社會救助系統日趨完善。

    一、完善醫療減免政策,破解困難居民門診就醫難題

    據統計,大連市60%的低保家庭有患病人員,因門診費用較高,多數低保對象難以及時門診就醫,“看病難”問題日益突出。減免門診費用、降低就醫門檻成為醫療救助的基礎環節。1996年,大連市出臺困難居民醫療費用減免制度,規定B類以上醫療機構向低保對象提供醫療費用減免。多年來,著眼于豐富減免項目和方便居民就診,大連市組織民政、衛生、勞動和物價等部門,先後4次對醫療費用減免政策進行較大修訂和補充,減免比例逐步達到醫療費用的20%。減免項目從單一門診費用逐步擴大到住院和疾病控制等21項費用。承擔減免費用的醫療機構從部分定點醫院逐步擴大到各級各類綜合和專科醫院。同時,不斷簡化醫療減免程序,低保對象就診時出示《保障證》,本人和家庭成員即可獲得醫療費用減免,方便了困難居民就診,減輕了困難居民生活費用支出。年平均1.2萬多名困難居民獲各种醫療減免300多萬元,醫療減免政策成為破解困難居民就醫難題的有效舉措。

    二、構築低價供藥網絡,破解困難居民日常用藥難題

    近年來,由於各類藥品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困難居民因吃不起藥導致病情加重的現象比較突出。建立低價供藥網絡成為破解困難居民日常用藥難題的現實選擇。經過反復論證,市政府確立了政府管理、社會參與的救助工作思路,2003年,通過社會招標的辦法,組織全市醫藥銷售企業,建立了覆蓋全市城鄉的低價藥品供應網絡。市民政局與醫療銷售企業協商制訂低價供藥工作管理辦法,利用醫藥銷售企業現有的連鎖銷售網絡,向城鄉12萬名低保對象提供低價供藥服務。困難居民憑《保障證》辦理“購藥優惠卡”,即可常年購買零利潤的105種各類常用藥品,價格比市場價便宜40%-60%。承擔低價供藥任務的100多家零售藥店分佈城鄉各地,統一懸挂市民政局頒發的“城鄉困難居民優惠藥品指定藥房”標牌,便於群眾購藥和監督。同時,經各級民政部門確認特別困難的低保家庭,每年還可從指定藥房領取價值400元的免費藥品,確保患病困難居民能吃得起、吃得上藥,緩解了常見疾病的危害,增強了醫療救助的實效性。低價藥品網絡建成後,每年約有2萬戶困難居民享受低價購藥優惠政策,每年可為困難群眾節省藥品費用支出800多萬元,低價供藥網絡成為大連市困難居民醫療救助的一個有效渠道。

    三、建立重病救助制度,破解困難居民重病醫療難題

    據統計,全市患各類重病低保對象約佔低保人數的4%,困難居民患重病而無力醫治或難以持續治療的問題日漸突出。建立重病救助制度成為醫療救助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作為2002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市政府制訂出臺了《大連市城鄉困難居民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暫行辦法》,按照“穩妥起步,逐步擴展”的原則,首批確定慢性腎衰竭(尿毒症)、惡性腫瘤或再生障礙性貧血、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及並發癥等3類重病為救助病種,市、區市縣兩級政府財政每年撥出2600萬元作為專項救助基金,按照患病居民自負醫療費用的50%向符合條件的患病居民提供醫療救助。今年5月,市政府再次修訂和完善重病醫療救助辦法,將重病救助範圍由原來的3類擴大到各類傳染病、精神類疾病、紅斑狼瘡和高危孕婦分娩搶救等8類。患重病的困難居民到各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就醫,醫療機構按照基本醫療保險用藥、診療和設施等規定,為其提供醫療服務。重病救助制度建立以來,全市先後有2100多人次的患重病困難居民得到救助,人均年救助額達4000元。重病救助制度成為緩解困難居民生理、精神和經濟壓力最直接有效的救助措施。

    四、啟動醫前救助制度,破解醫療救助政策“虛置”難題

    重病醫療救助制度實施後,由於一直實行醫後救助,即患病居民到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就醫,先個人墊付醫療費用,再根據實際發生費用按比例獲得醫療救助。因此,救助人數遠遠低於實際患病人數。經調查發現,由於重病醫療費用居高不下,多數困難居民無力先期支付醫療費用,導致放棄治療,造成政府重病救助政策“虛置”。針對上述難題,今年上半年,市政府改革了醫療救助的落後方式,正式推出醫前救助政策:凡屬重病救助範圍內的患病居民,按不同病種,每年可在疾病醫療前申請5千元、3千元、2千元不等的醫前救助資金。憑市醫療救助領導小組辦公室核發的《醫前救助通知書》,到醫療機構就診,治療終結後,由醫療機構與政府結算標準內的醫療費用,有效解決了困難居民因無力先期墊付醫療費而放棄治療疾病的難題。去年下半年以來,先後有218位困難居民享受到了醫前救助新政策,使符合救助條件,但又無力先期支付醫療費用,最終看不起病的困難居民及時得到救助,有效增強了醫療救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深受困難居民歡迎。

    五、構建基本醫療救助制度,破解醫療救助“面窄”難題

    經過努力,大連市基本形成以重病救助為主,醫療減免、低價供藥、醫前救助為補充的醫療救助工作框架,緩解了一些困難居民看病用藥難題。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醫療救助範圍小、基本醫療需求大的問題又隨之而來。據統計,全年約有45%的城市低保對象無基本醫療保險,相當多數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患病居民仍游離于醫療救助政策之外,僅建立重病救助制度,還遠遠解決不了大多數患病困難居民看病難問題。加快制訂全員覆蓋、全面關懷的醫療救助制度成為構建城鄉醫療救助體系的核心任務。針對上述問題,經過反復調研論證,市政府確定了以基本醫療救助為目標,實現對困難居民全員醫療保障的新醫療救助體系構建思路。

    今年11月底前,將出臺《大連市困難居民基本醫療救助辦法》。主要內容:一是對象全員覆蓋、救助不分病種。凡沒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城鄉低保對象,均享受基本醫療救助政策;將有病種限制的重病救助擴展為門診和住院救助兩部分,取消病種限制,分別給付門診和住院救助金。二是門診救助家庭互濟、住院不設救助底線。對所有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低保對象按標準發給固定額度的醫療救助金,用於門診就醫和日常用藥,家庭成員間可捆綁使用。對患病居民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不設救助底線,在扣除保險、報銷等費用後,直接按醫療費餘額的50%予以救助。三是整合救助方式、豐富救助內容。在實行基本醫療救助的基礎上,系統整合醫療減免、低價供藥、慈善救助等符合困難居民需求的醫療救助內容,綜合運用醫前和醫後救助、門診和住院救助等切實有效的救助方式,實現醫療救助制度的綜合創新,形成全員覆蓋、重點突出、紮實有效的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