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蔣柯)
《北京市“十一五”時期功能區域發展規劃》12月6日上午正式發佈。未來五年,北京將建成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四大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區。
《規劃》是第一次打破行政區劃編制的市域經濟規劃,它清晰地標注出,未來哪些地方將是北京經濟活躍區域。對於這個《規劃》,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國平評價:“它根據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形成了各區縣特色發展的格局,這將為實現城市整體功能的最優化和整體效能的最大化起到積極作用。”
功能核心區:
部分居住中心遷出《規劃》指出,建設首都功能核心區目前存在的問題有,工業生産規模過大,地域相對狹小,發展空間有限,對未來發展形成一定制約;南北城發展極不平衡,社會經濟差距加大;古都風貌保護與城市現代化建設、危舊房改造之間存在著突出矛盾;多種功能高度集聚,造成嚴重的“城市病”,經濟社會發展和交通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住房緊張、生活服務設施缺乏,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較差。
未來五年,北京市將在首都功能核心區強化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強化以國家對外事務、國際旅遊為特色的中外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國際交往功能密集區;與老城區保護相結合,打造薈萃世界級時尚精品店的大街;部分居住中心從市中心城區遷出;屬於優化開發區域,佔地多、技術含量低及勞動密集型産業需要向外轉移,創造良好的政務、商務和宜居環境。功能拓展區:鼓勵人口和工業向新區遷移《規劃》指出,目前北京市存在城鄉發展和城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功能區分佈集中在北部和東部,南部發展落後、西部發展缺乏功能導向和發展活力。
根據《規劃》,北京市將建設城市功能拓展區,將通過注入新的功能活力,推動南部和西部地區的發展,在西部地區發展中央休閒區,建成區基本屬於優化開發區域,鼓勵人口和工業向新區遷移。
發展新區:
啟動重點新城建設《規劃》指出,新城建設屬於重點開發區域,目前城鎮發育滯後,不能有效發揮市區疏散功能承接地作用,基礎設施與城鎮化進程不協調。未來五年,北京市將加快順義、通州和亦莊重點新城建設,完善和加強公共服務體系、生活性服務體系以及生産性服務體系;通過教育、醫療、文化以及休閒産業的佈局牽引,帶動市區功能的進入。
生態涵養區:
將設限制和禁止開發區域《規劃》指出,目前本市資源環境問題依然突出,經濟雖有較快增長,但良性生態系統尚未形成,生態治理任務非常繁重。
未來五年,北京市將建設屬於限制、禁止開發區域的生態涵養發展區,要解決保護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建立生態建設利益補償機制。同時,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推行“環境一票否決”制度,建立産業項目篩選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的綜合評價,嚴格限制不符合規劃的開發項目進入。
功能區劃分:
避免效能抵消未來北京將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確、發展均衡的四大城市功能區域,這麼劃分的意義何在?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國平説:“各個區縣在全市總體發展中承載的不同功能,如何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避免盲目發展、無序競爭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和效能抵消,政府對各區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分類指導很重要,也必須明確。”(記者 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