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生活
 
青海工商系統推行“助農工程”促進新農村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5日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省工商系統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實際,發揮自身優勢,把推行“紅盾護農”、“經紀活農”、“商標興農”、“合同幫農”、“維權保農”等一系列“助農工程”,作為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八次全體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加大扶持力度,取得了實效。

    “紅盾護農” 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農資市場監管是“天大的事”。為了維護農資市場秩序,確保全省春耕春播期間農資市場不發生重大坑農害農事件,全省工商系統每年安排部署這項工作都是重頭戲,不斷強化農資市場監管。今年2月份,青海省工商局局長、黨組書記鮑玉璋親自帶隊,由局黨組成員分別組成四個督導組,分赴西寧、海東、海西等重點地區,檢查督導“紅盾護農”工作,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在全系統進行通報,並責令各地對通報的情況及時進行整改。

    從2005年起,青海省工商局每年都開展“紅盾護農”專項執法行動,有效地凈化了農資市場。去年,省工商局得到舉報線索,全系統快速出擊,對所有農資經營戶展開拉網式檢查。通過10晝夜連續奮戰,一舉查明了柳和新、李瑞璋制售假冒油菜種子案。今年2月份,根據群眾舉報,全省各級工商機關全面清查、封堵冒牌美國“公牛”磷酸二銨化肥,經過近一個月的連續奮戰,共查獲涉嫌偽造産地的“美國公牛”牌磷酸二銨化肥1020噸,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40多萬元。2月28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工商局執法人員在諾木洪農場為389戶農民公開退還了因國産化肥冒充進口化肥而多收的超價款29778元。

    全省工商系統對925戶農資經營戶全部建立了準確翔實的農資經營戶臺賬,嚴格實行了信用等級分類監管。對所有農資經營戶,督促其建立健全了購、銷貨臺賬,要求其對售出的農資保管好進、銷貨發票,銷貨時向消費者發放信譽卡,與屬地工商所簽訂不銷售假冒偽劣農資責任書,做到建賬和建卡率達到100%;對全省所有農資經營戶經營的種子、化肥等主要農資商品實行留樣備查制,共保存各類農資樣品3248份;在西寧、海東兩地分別舉辦“工商系統農資打假技能培訓班”,通過實物對比、實際操作、理論學習、案件分析、互動交流等方式,對210名一線執法骨幹進行了集中培訓,有效提高了執法人員識假、辨假、打假的能力。

    在“紅盾護農”行動中,他們共立案查處農資案件67件,案值382.3萬元,罰沒款37.28萬元。其中,取締非法農資經營戶52戶,查獲過期農藥3680瓶(包)、種子1020袋,不合格草籽3噸,非法銷售的鼠藥1473袋(100克/袋),偽劣化肥3450.5噸。

    “經紀活農” 促進農畜産品流通

    青海省工商局黨組始終把培育和發展農牧經紀人作為解決農産品流通渠道不暢通的重要途徑,向省政府提交了《青海省促進農牧區經紀業發展的意見》,提出七項培育發展農牧區經紀業的措施。全省共舉辦經紀人培訓班98期,培育發展各類經紀人21030人,備案登記農牧經紀人16868人;成立地(市)級經紀人協會3個,縣級經紀人協會18個,各類合作經濟組織256個;依法登記各類經紀人和經紀機構2412個,年經紀業務量達5.56億元。

    建立了農牧經紀人準入“綠色通道”。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確保準入暢通,對有利於經紀人發展又不違背法律法規原則的適當變通,對註冊前需要與相關部門聯絡的主動疏通,對難以暢通、不能變通、無法疏通的加強溝通,做到了多動員不等待,多理解不刁難,多幫助不設阻。海東地區工商局對從事農産品的經紀人,實行了“五不收”,免收培訓費、工商註冊登記費、營業執照工本費、市場管理費和會員費;免費提供經紀合同示範文本,幫助經紀人、經紀組織(企業)和農戶之間以訂單合同形式進行産銷協作;幫助設立外銷窗口,對在異地經營的農村經紀人,及時提供異地經營證明和相關手續。

    搭建發展平臺,提供創業機會。青海省工商局大力培育各類專業市場,形成了以西寧市、海東、海西、格爾木市為中心,以城鎮為基礎,溝通城鄉、覆蓋全省的專業市場網絡。西寧市海湖路綜合批發市場在市場直銷區設立經紀人區,區內18名經紀人持統一上崗證,為各地客商牽線搭橋,促成交易,已初步形成信息經紀人、營銷經紀人、科技經紀人的一條龍服務。

    發揮資源優勢,加強內引外聯。省工商局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充分利用工商行政管理資源,依靠外省工商機關的支持,先後3次牽頭組織56名農牧經紀人大戶赴陜西、河南、河北、四川、山東、江蘇等21個省轄市和縣(市)考察學習,介紹青海、推介産品、開拓市場,與內地企業建立合作雙贏關係,搭建了長期經濟合作平臺。共簽訂各類農畜産品供銷意向協議106份,涉及品種28個,協議金額7.1億元。

    “商標興農”提升農畜産品市場競爭力

    青海省工商局按照“立足一種資源優勢、圍繞一個産業鏈條、抓好一件商標註冊、帶動一批特色品牌”思路,大力打造品牌商標,培育農産品著名商標、馳名商標,提高農産品市場競爭。全省有註冊商標2930件,國外註冊商標20件,農畜産品商標202件,中國馳名商標6件,申請集體、證明商標18件。玉樹藏族自治州工商局為打造“玉樹蟲草”這一具有極高潛在價值的知名品牌,通過組織品牌推廣和開發,利用記者招待會等形式,積極向外界推介“玉樹蟲草”,並在今年“青洽會”期間發放了1000多張光盤,收到了預期效果。同時,通過經紀人把玉樹蟲草銷售到到成都荷花市場,使産地每公斤3萬元的價格飆升到5.6萬元,把地産優勢轉變成了經濟優勢。樂都縣工商局千方百計引導農民經紀人加強農戶與市場的聯絡,使“樂都紫皮大蒜”變成了種植戶的“金蛋蛋”,批發價格比往年漲幅較大,産品銷往甘肅、江西、四川、重慶等地和日本、韓國及中東地區市場,促成交易額達8100多萬元。

    “合同幫農” 推動農牧業産業化發展

    各級工商機關積極實施涉農合同幫扶、合同行政指導、制定涉農合同示範文本、開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動等措施,有效推進了訂單農業的發展。今年來,參與“訂單農牧業”的涉農企業已達177家,簽約農牧戶10579戶,簽約協議4399份,簽約金額89468.66萬元;共命名“守合同重信用”企業674家。工商局僅今年指導海南藏族自治州農牧戶簽訂種植、養殖訂單合同179份,金額128萬元,簽訂作物種植面積達3052.52畝,防範了利用訂單進行欺詐的違法行為,解決了農牧民賣難的問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工商局積極牽線搭橋,指導天露乳業公司與200余戶奶牛養殖戶簽訂長期供奶合同,不僅解決了養殖戶售奶難的問題,而且吸引了更多的農戶加入到奶牛養殖行業中。

    “維權保農” 維護農牧民的合法權益

    著力提高農牧民打假維權意識,切實維護農牧民合法權益。“一會兩站”是工商部門聯絡城鎮與鄉村的橋梁和紐帶,是工商部門深入鄉村維權打假和服務企業的前哨和基地。自今年5月份以來,已在鄉村、社區、牧區建立“兩站”(消費維權聯絡站和受理投訴站)2437個,覆蓋率為61%,大部分站點已全面開展工作。

    截至9月中旬,全省各地“一會兩站”已接待消費者諮詢2780余人(次),受理消費者投訴451件,調解解決245件;轉當地工商部門辦理206件,為城鄉居民和農牧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47.7萬元,為工商部門提供違法違章案件線索28條。大通縣園林路工商所接到朔北鄉代莊村村民投訴“晶瑩1號菜瓜種子”存在質量問題,立即前往瓜地逐戶進行實地調查。他們一方面穩定村民情緒,一方面與經銷商取得聯絡,並在村裏組織召開了由村幹部、受害農戶代表、農業技術人員和種子經銷商共同參加的現場協調會,經多方協調,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4045元,維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共和縣工商局接到該縣西臺村維權聯絡員反映該村45戶蔬菜種植戶日光節能溫棚骨架塌陷,存在質量問題的舉報後,和縣消費者委員會一起進行了調解,為種植戶賠償損失5.4萬元,挽回經濟損失39.7萬元。

    今年來,全系統工作重心下移,組織工商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傾聽農民群眾呼聲,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他們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農民,深入研究新形勢下“三農”工作的特點、熱點和難點,結合自身實際,推行“助農工程”,努力做到護農、惠農、活農、興農,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絡,受到了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稱道和讚揚,有力地促進了青海省新農村新牧區的建設。 (林積忠)

 
 
 相關鏈結
· 青海:具有穩定職業的農牧民可登記城鎮戶口
· 青海海東地區推行墊付參合農民報銷醫藥費制度
· 青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全省 受到農牧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