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生活
 
內蒙古07年將投資百億重點實施"十項民生工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7日   來源: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3月7日電(記者王宇天)3月6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2007年全區重點實施的“十項民生工程”。

    這十項民生工程包括:

    一、改善農村牧區生産生活條件工程

    目前,全區有284個蘇木鄉鎮未通油路,有766個嘎查村未通公路;有14萬戶農牧民未通電;還有一些人口需要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各地區要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努力改善農村牧區生産生活條件。2007年,計劃公路建設總投資260億元,並重點向農村牧區公路建設傾斜。擬新增60個蘇木鄉鎮通油路,建設規模3382公里,新增300個嘎查村通公路,建設規模5393公里,蘇木鄉鎮通油路率達到82%,嘎查村通公路率達到96%。要積極爭取國家投資,增加地方配套資金,著力解決60萬農村牧區人口特別是砷超標、中重度氟超標和部分苦鹹水人口飲水問題。今後每年解決70萬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到“十二五”末使全區農村牧區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通過農村牧區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解決2萬戶農牧民的用電問題,到2010年,使14萬戶未通電農牧民全部用上電。全區將完成1800個自然村(嘎查)、農場、牧場、林場、礦點通電話任務;具備條件的蘇木鄉鎮實現寬帶上網,其餘蘇木鄉鎮具備上網條件。2007年,計劃新增沼氣用戶6萬戶。

    二、扶貧開發工程

    目前,全區農村牧區約有100萬貧困人口,解決好這部分貧困人口脫貧問題,是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2007年,按照“十一五”扶貧開發規劃確定的目標和要求,進一步完善直接到戶扶貧機制,今年投入扶貧資金10億元,全年解決10萬絕對貧困人口溫飽問題,扶持15萬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實現穩定脫貧。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分地區、分類型確定扶貧方式。對於自然條件較好的農區和城鎮周邊地區,抓好促進産業化扶貧和勞動力轉移工作;對於生態保護區、禁牧休牧地區,實行整村推進扶貧與人口收縮轉移開發試點工作;繼續加大對東部地區扶持力度,保證扶貧資金的60%用於東部五盟市。二是加大貧困人口培訓轉移力度,採取多方籌資的方法,提高培訓人員補貼標準,擴大培訓規模。三是啟動並實施好第五期移民擴鎮扶貧試點項目。全區計劃安排40個旗縣移民擴鎮項目,每個項目點約移民搬遷100戶、400人,項目實施期兩年,計劃安置貧困人口1.6萬人。

    三、農民工轉移和維權工程

    一是有序轉移農村牧區富餘勞動力。積極發展農村勞務組織,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水平和勞務輸出質量,擴大輸出規模。通過産業培育增加就業崗位,就近就地轉移富餘勞動力;輸出地要進一步加強與輸入地聯絡,通過有組織地輸送農牧民赴外地打工,實現跨區勞務輸出。今年全區農村牧區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要突破200萬人。二是健全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組織機構。各級勞動保障部門都要設立專門負責農民工工作的內設機構,並延伸到蘇木鄉鎮,每個嘎查村、也要有人負責此項工作。三是全面建立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尤其是要建立和完善工資支付監控制度和工資保證金制度,從根本上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和小時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努力提高農民工工資水平,切實改變農民工工資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狀況。

    四、農村牧區社會救助工程

    要進一步擴大農村牧區低保範圍,提高保障標準。農村牧區最低生活保障面擴大到60萬人以上,補助標準提高20%。進一步完善各項機制,推進農村牧區低保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加強農村牧區社會救助機制和設施建設,五保供養工作要落實好新《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完善經費保障機制,把符合條件的新增五保對象全部納入保障範圍,做到應保盡保和分類施保。結合民政部“霞光計劃”實施,繼續抓好敬老院建設,努力提高集中供養率。進一步完善“民辦公助”、“國有民營”政策措施, 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在農村牧區興辦社會救助機構;繼續組織實施“明天計劃”和“藍天計劃”,惠及更多的農村牧區孤殘兒童。要不斷完善農村牧區災害應急預案,認真做好災情信息管理,完善自治區、盟市和旗縣救災通訊網絡,建立和完善災後恢復重建管理制度、各級救災資金投入機制和重大災害的快速撥付機制,切實提高災害救助水平。

    五、農村牧區廣電事業建設工程

    2007—2008年,國家給內蒙古自治區計劃安排1.5億元資金,主要用於農村牧區建設148個直播衛星、無線覆蓋點,完成2套中央電視節目和1—套中央廣播節目建設任務。“十一五”期間,自治區計劃安排投資8000萬元,完成2套自治區電視節目和2套廣播節目建設任務。到“十一五”末,確保全區農村牧區能夠收看到2套中央和2套自治區電視節目,收聽到1套中央和2套自治區廣播節目。

    六、教育資助工程

    目前,全區有100萬中小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58萬名中小學生免學雜費、61萬名中小學生補助公用經費和32萬名中小學寄宿生補助經費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今年,全區計劃安排8.4億元資金,重點解決農村牧區中小學生住宿難問題,適當提高47.8萬名寄宿制貧困初中生、小學生補助標準,力爭使210萬名中小學生當年受益。到“十一五”末,使上述問題得到全部解決。年內儘快償清拖欠教師工資,確保在2007年4月底前將2000年以前陳欠的中小學教師工資全部償清。繼續做好職業學校貧困學生的助學工作。今年,國家和自治區安排用於中等職業學校貧困學生的助學金補助在去年的基礎上翻一番,扶助面達到20%。積極推動國家助學貸款新政策的落實,確保每個大學生不因貧失學。在繼續開展生源地財政貼息貸款的同時,擴大學籍地國家助學貸款的覆蓋面,將盟市所屬高校也納入助學貸款範圍。

    七、城鄉醫療保障工程

    今年要重點實施好總投資5.6億元的公共衛生專項資金建設項目,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加快農村牧區衛生體系建設,組織實施好農村牧區初級衛生保健規劃,認真開展達標評估工作,力爭有40%的旗縣基本達標。進一步加強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房屋、設備和人員隊伍建設,完成303個蘇木鄉鎮衛生院、18個旗縣醫院、20個旗縣婦幼保健所、14個旗縣蒙醫醫院建沒任務。合理調整中心衛生院和一般衛生院建設佈局,實現每個蘇木鄉鎮至少有一所標準衛生院、每個嘎查村有一所標準衛生室的目標。在95個旗縣(市區)全面推行新農合製度,農牧業人口覆蓋面達到100%,參合率力爭達到85%以上。加快構建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自治區將選定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試點,各盟市所在地也要抓好2—3個試點,積累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經驗,制定出臺社區衛生服務首診制、雙向轉診制、藥品零加成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全面開展設置濟困病房和門診工作,今年全區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將開設濟困病房和門診,使就醫困難的群眾都能得到免收掛號費、減免10%以上藥費和20%以上大型設備檢查費的優惠。

    八、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工程

    要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建設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進一步加強就業指導和培訓,統籌做好困難群體再就業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全年力爭新增城鎮就業2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2萬人,其中“4050”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繼續解決好“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實行動態管理,確保有就業能力的“零就業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

    九、提高城鎮社會保障水平工程

    要進一步鞏固城鎮確保發放成果,在實行動態跟蹤和重點監控的同時,逐步建立重點監控基金,完善確保發放應急處理方案。在確保當期不發生新拖欠的基礎上,對1998年以前的歷史拖欠要分清責任,制定計劃,力爭在年底前補發完畢。失業保險金等各項社會保障待遇都要按時足額發放。要切實做好“兩個確保”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努力提高低保標準,城鎮低保標準每人每月提高20元。要努力增加參保人數,城鎮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要分別達到370萬人(其中企業在職職工參保246萬人)、223萬人、350萬人、162萬人和140萬人。自治區將投入資金1300萬元,重點抓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試點工作,出臺指導辦法;各盟市要制定整體規劃和實施意見,落實財政支持機制,積極開展試點工作。自治區重點聯絡城市和地區要有實質性突破。要繼續做好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工作。醫療保險要以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從業人員、農民工等特殊就業人群和解決森工、煤炭企業等遺留問題為重點,擴大覆蓋人數。

    十、廉租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工程

    目前,全區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8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有86945戶,全部解決這部分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需要投入資金總額6.5億元。今年各級財政預算安排和使用相關收費1億元左右, 重點用於解決部分廉租房建設、發放住房租賃補貼、實物配租和租金核減問題,今年擬新建廉租住4.1萬平方米。各地區、各相關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以後每年以安排1億多元的規模,到2010年末,將全區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8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全部解決。要力口大對經濟適用住房建設扶持力度,擴大建設規模,全區經濟適用住房要佔到住宅開發建設總量的20%左右。

    據介紹,“十五”以來,內蒙古累計投資約373億元,其中,2006年投資約81億元,使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逐步得到解決。2007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週年,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以迎大慶為契機,將為民辦實事作為重點,貫穿于整個迎慶活動的始終。

    在新聞發佈會上,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任亞平強調指出,這十項民生工程需要投入百億元,涉及廣大人民群眾最關注、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這些工程的實施將使近千萬人民群眾受益,為歷年來內蒙古自治區投入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個惠民系統工程,也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向全區各族人民群眾的承諾。由於這些民心工程投入大、週期長、見效慢、涉及人員多,因此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緊密結合各自實際,加強領導,接受輿論監督,認真謀劃,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真正把十項工程落到實處,抓出成效。

 
 
 相關鏈結
· 內蒙古:公立醫院將全部開設濟困病房
· 內蒙古新增專款1.25億元用於農牧區義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