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3月4日專電(記者侯大偉)隨著宏觀調控政策的強力干預,房市、股市、基金等過去火暴的投資市場正逐步進入深度調整階段,面對投資市場的理性回歸,理財專家也提醒説,個人理財的觀念需要適時調整,那種“買什麼都賺錢”和“膽大賺大錢”的理財意識已經要不得了。
建設銀行的個人理財顧問黃麗認為,過去兩年的那種高回報的房市、股市、基金等投資市場已經不可能在今年複製,投資理財的觀念必須更加理性、更有規劃。如果還是抱著碰運氣的想法或孤注一擲的心態進行盲目投資理財,很可能會給個人財富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理財觀念呢?黃麗介紹説,個人投資理財不妨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一、理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不能期望一夜暴富。
二、家庭不是企業,資産的安全性應放在第一位,盈利性應放在第二位。
三、要保證良好的資産流動性,保持富餘的支付能力,不要將資金鏈繃得太緊。
四、增強保險意識。作為重要的保障手段之一,保險既是對家人的一份關愛,也是對家庭資産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要將生活保障與投資增值合理分開。投資增值是一種長期行為,目的是使未來的生活質量更高,但不要因為投資而過分降低目前的生活質量。投資資金應該是正常生活消費以外的資金,用這樣的“閒錢”投資。投資者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
六、要抵制高投資高回報的誘惑,要有自己長期的理財計劃,不要隨波逐流、不要“見利忘義”。
此外,黃麗還建議説,對於很多普通市民來説,要使自己的理財計劃盡可能地合理,最好在進行投資理財之前,向專業的理財師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