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8月25日專電(記者劉景洋)隨著各地高校報到日期的臨近,不少大一新生準備踏入嚮往已久的“象牙塔”。對於許多孩子來説,這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單獨生活。為此,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表示,“學會理財”應成為入大學前的“第一課”。
哈爾濱希望青少年心理救援中心主任、醫學心理學博士張大生説,上大學對於許多孩子來説都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離開父母單獨生活。一些孩子在開支生活費時沒有計劃,獨立生活後仍然“大手大腳”“對錢沒概念”。加之學生群體中的不良消費現象增多,“人情往來”“未富先奢”的情況十分嚴重,家長在孩子上大學之前一定要給孩子上好“學會理財”這一課。
專家建議,無論家長怎樣與孩子約定生活費的支付方式,都要講好這筆錢的用途。在計算出飲食和基本生活費用能夠得到基本保障的金額之後,可以適當留出一些作為機動資金。除此之外,沒有極特殊情況,家長將不再額外支付生活費用。享受性消費和“人情消費”應由孩子自己憑能力掙得。
張大生説,讓孩子學會理財是使其快速成長的重要部分。通過理財,要讓他們知道好生活的來之不易。通過控制孩子的不合理支出,養成他們節儉的美德,並促使他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鍛鍊自己。“中國有句老話,吃多大苦,享多大福。不吃苦的孩子不懂感恩。同樣,不會理財的孩子也不知道感恩。”
張大生強調,家長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孩子給災區捐款、做志願者,教會他們分享、簡單即美和環保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