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2月7日專電(記者顏秉光)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月收入千元左右的人自嘲“無財可理”,放棄了通過理財改善自己生活的機會。對此,國際金融理財師、上海浦發銀行哈爾濱分行高級理財經理李智海説,對於中低收入者,理財是除了賣力工作以外改善生活的最好手段,在沒開始理財生活前,下述要點需要謹記。
檢討個人的消費習慣。理財講究“開源、節流”,檢討消費習慣就是看看哪可以“節流”。對於每個月的消費,很多人是筆“糊塗賬”:工資發下來,往錢包裏一塞,有的人還有信用卡,用起來很方便,需要時拿出來就花。至於每個月的收入幹了什麼,他們根本就不清楚,這樣做的壞處就是不知道哪些開銷是必需的,哪些開銷可以省去,自然就會覺得錢總是不夠。
消費與收入水平是否匹配。消費水平要與自己的收入水平相當,或者略微低一點,千萬不要高許多。這一點對於剛入職場的“月光族”很有必要,時裝、化粧品、飲食、電子用品、外出旅行,花多少錢都可以,但一定要考慮消費水平與收入水平是否相符,許多人抱怨“上個月大飯店,下個月方便麵”的生活,就是收支不匹配造成的。
注意生活細節。從理財的角度説,生活中每一分鐘都會産生或進或出的現金流,生活中的每個行為都會對現金流産生影響。例如上班時現金流為正,而休假時現金流為負。生活的細節,比如房屋、水電、話費、車費等,精打細算一些,每次只是幾角幾元的節省,日積月累下來也是不小的數額,這一點對於收入不多的人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