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意識到不能單純依靠國家或單位實現養老的目標,養老定投也因此開始進入許多基金投資者的視線。基金專家提醒,養老定投需重“宜早不宜遲”等“三法則”。
統計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內地60歲及以上人口已經接近1.6億人,佔總人口比例高達12%,超過了聯合國老年人口占比達到10%的“老齡化社會”標準。
眾多數據表明,居民消費價格水平的高企,普通民眾面臨的養老壓力日益沉重。在這一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應通過基金定投等理財方式儲備個人養老所需的資金。
基金專家提醒,養老定投需重 “三法則”。首先是“宜早不宜遲”,越早開始投資,每月所需投入就越少。以恒生指數1979年到2009年底的實際收益率計算,假設一位白領希望退休時能通過定投攢夠100萬元,從30歲開始累計投資30年,每月需投入414元,從40歲開始累計投資20年,則每月需投入1730元。投資起步晚10年,每月定投投入需增加3倍多。
其次,養老定投要有恒心,不因股市短暫波動或下跌而動搖。長期投資能夠減少市場短線波動對投資回報的影響。如果投資者因為短期內無法忍受市場下跌或是其他因素而贖回基金或停止續投,就無法達到定期定投“長期平均成本”的目的,一旦股市上漲,也無法分享基金的良好績效表現。
第三,投資者在進行養老定投時,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風險收益特徵,據此選擇不同類型基金以構建組合。目前公募基金主要分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被歸為高風險資産,債券型基金被歸為中等風險資産,貨幣市場基金被歸為低風險資産。
專家建議,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可在養老定投中多配置一些偏股型基金,比如進取型投資組合可選擇指數基金和主動股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