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您注意沒有,現在城市居民家庭每天産生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有時一天要扔兩三次垃圾。垃圾中除了剩飯、菜葉子之類,更多的是各種商品的外包裝、玻璃瓶、塑料袋、廢舊電池之類。
這與30年前物質極度短缺的年代不可同日而語。那時,如果家裏有病人吃水果罐頭,剩下一個空瓶子是絕對捨不得扔掉的,一定會留著存放白糖或什麼用。而如今,居民家各種器皿多得是,光是喝飲料剩下的空瓶子每週就能積攢好幾個,大多會因無用而被當垃圾扔掉。
據説,目前天津市內六區日産生活垃圾3000噸,與上世紀80年代初相比,垃圾日産量翻了十幾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還將日益增加,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為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天津市新建了不少垃圾填埋場或焚燒廠,但還是不能徹底解決好垃圾問題,垃圾污染事件經常成為報紙、電視的熱點新聞。專家呼籲,解決垃圾難題的一條重要出路是實現垃圾減量化,也就是逐年降低垃圾的産量。
實現垃圾減量化,首先要進行垃圾分類。而家庭是垃圾分類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天津市一些社區已率先設立了分類垃圾桶。各家各戶在扔掉垃圾前,先進行分類,將可以回收變賣的挑出來,整理好。這樣做,勢必減少家庭垃圾的輸出量。其次是盡可能地減少垃圾的産生數量。如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居民平日到農貿市場買菜,每買一種菜小販就給你一個塑料袋,如果買七八種菜就給七八個塑料袋,拿回家後,這些劣質的塑料袋大多當作垃圾被扔掉。如果準備一個大袋子(最好是布袋子),完全可以把所需買的菜都帶走,從而減少廢棄塑料袋的丟棄量。切不可小視家庭在垃圾減量化方面的貢獻。日本就是因為重視發揮家庭的垃圾減量作用,結果使東京目前的生活垃圾日産量比上世紀70年代減少了50%。
由此可見,垃圾減量大有可為。垃圾減量,應該家庭先行。不過,有些人覺得這是小題大做,嫌麻煩,不屑于做垃圾分類的瑣事,把所有家庭生活垃圾全倒在垃圾桶裏了事。對居民來説,垃圾分類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每個公民應盡的一份環保義務。不能因為不差錢就不關心,也不能因善小而不為。説起低碳、環保、生態等概念,幾乎人人皆知,但是不能僅僅挂在嘴上。垃圾減量,需要每個社會成員的共同參與。尤其是要從每個家庭開始,從身邊一點一滴做起,把垃圾分類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