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0月13日專電(記者 沈翀)進入秋冬時節,我國大部地區易出現阻礙交通正常運行、引發交通安全等事故、危害人體健康的大霧。若在秋收中不慎焚燒秸稈,煙霾與之混為一體,其交通與人體安全隱患更大。
中國氣象局荊州農試站專家黃智敏介紹,霧雖來去無形,但往往反映大氣低空有逆溫層,由於逆溫層發生次數,在冬半年比夏半年多,這樣霧形成的就多。在武漢市,冬季逆溫層每月平均18.7天,而夏季只9.7天,因此武漢冬半年的霧明顯偏多。近日湖北出現的霧,就是在大氣離地面數百米處有逆溫層。
正由於從地面到逆溫層,氣溫不像大氣一般狀態那樣,隨著高度的增高而下降,反而有所升高,這種“上暖下冷”的層結很穩定,成為水汽或一些有害煙塵、粉塵、微粒向外擴散的阻擋層,也就有利於霧的形成。這些有害塵粒,當然也常被作為霧的凝結核而浮游在近地層,一旦被人們呼吸吸收,便會引起肺等呼吸系統,甚至心血管及泌尿系統等中毒病症。
黃智敏説,此時農民若在霧天焚燒秸稈,不僅會增加水汽凝結核,而且煙霾同樣受阻于逆溫層下,使霧霾變得更加濃烈,能見度與有害粉塵更加惡劣,危害更加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