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27日,北京市防汛辦組織召開了“北京市2010、2011年度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項目驗收會”。由海河水利委員會、市水利局、市氣象局、市國土局、市財政局及市防汛辦、市水文總站有關領導和專家組成的驗收專家組經過實地考察、聽取各區(縣)水務局和市氣象局整體彙報及現場質疑,一致通過項目初步驗收。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曲曉波作為項目整體驗收專家組成員率隊出席驗收會。
該項目由北京市防汛辦負責牽頭組織,北京市氣象局為主要承擔單位。項目于2010年11月29日正式啟動,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在延慶、昌平、平谷、門頭溝、密雲、懷柔、房山共計7個山區(縣)建成18個六要素自動氣象站、11個二要素自動氣象雨量站、31個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32個電子顯示屏、6個科普示範村及暴雨災害氣象預報系統等。
項目建成後,全市暴雨監測能力將得到提升。目前,山洪防治非工程項目中包括市水務局84個雨量站在內的113個自動站資料已納入市氣象局業務使用範圍,在“7·21”特大自然災害中,平谷區山洪非工程項目建設的挂甲峪自動氣象站出現最大小時雨量達100.3毫米,懷柔北房鎮自動站監測達233毫米,為懷柔區最大降水量,均為歷史少見,有效彌補了現有氣象監測網實況數據的空缺。(記者 李競 通訊員 海玉龍)